国际射联射击世界杯将连续两年落地浙江

来源: 红网
2024-06-02 20:36:02

  中新网杭州3月3日电(郭天奇)2024年是“后杭州亚运会”元年,浙江提出要持续放大杭州亚运会综合效应,奋力推进“体育强省”“赛事强省”建设,如今,多项重量级国际赛事已宣布落地浙江。近日,国际射击运动联合会官网公布,经联合会执委会会议研究决定,宁波、杭州正式获得2025年、2026年国际射联射击世界杯举办权。

  据悉,2025年国际射联射击世界杯将于2025年9月在宁波奥体中心举行,2026年国际射联射击世界杯将于2026年9月10日至19日在杭州的富阳银湖体育中心举办。

  国际射击运动联合会,简称国际射联(ISSF),成立于1907年,是射击运动最高组织机构。国际射联射击世界杯(ISSF World Cup)是国际 射联组织的大型射击单项赛事,可授予奥运会参赛席位,且该项赛事创造的成绩可认定为世界纪录。此外,国际射联射击世界杯与奥运会射击比赛、世界射击锦标赛并称为射击项目世界三大赛。

  值得一提的是,2026年国际射联射击世界杯的举办场馆富阳银湖体育中心承担了杭州亚运会射击、射箭、现代五项3项赛事,以及亚残运会的射击、射箭2项赛事。杭州亚运会期间,中国运动健儿在该场馆屡创佳绩,盛李豪破世界纪录夺冠、黄雨婷加冕亚运“三金王”等精彩时刻还让人记忆犹新。

  实际上,宁波与杭州均与射击项目颇有缘分,两地所培养的射击人才也在不断涌现:雅典奥运会女子步枪3×20铜牌得主王成意、为中国代表团拿下东京奥运会首金的杨倩以及2023年巴库射击世锦赛男子10米气手枪团体赛冠军刘军辉均为宁波籍运动员;2016年国际射联射击世界杯中打破10米气枪世界纪录夺冠的钱学超生在杭州、长在杭州。

  国际射联射击世界杯的落地是浙江在后亚运时代以体育为城市发展赋能,用足用好亚运遗产,打造“赛事强省”金名片的努力之一,未来,更多重量级国际赛事的落地和举办还将助力浙江因体育而再度出彩。(完)

  “我们购置了新的农业设备,为插秧机、播种机装上了北斗导航系统。”张良杰说。“通过北斗卫星控制,设置好路线后就可以进入自动驾驶模式。这不仅节省了人力,还提高了农作物质量,助力粮食增收增产。”

  一是有效发明专利实现量质齐升。我国是世界上首个国内发明专利有效量超300万件的国家,其中高价值发明专利拥有量达到132.4万件,同比增长24.2%,占发明专利有效量的比重超过四成。世界知识产权组织最新发布的《世界知识产权指标》报告也显示,我国发明专利有效量已经位居世界第一。

  在建宁县,从田间地头到育种机构,处处都有高科技的身影。在当地的种业科技中心实验室,先进的检测仪器可对种子纯度、净度等指标以及DNA等进行检验鉴定,保障种子质量安全。科技中心采用了大数据等多项先进技术,可以实现对全县种子的生产管理。

  高标准农田建设规模持续扩大、布局不断优化。2019年、2020年每年建成面积超过8000万亩,2021年建成面积超过1亿亩,2022年建成1亿亩高标准农田。在建设布局上,围绕提升粮食产能这一首要目标,突出粮食主产区,突出永久基本农田保护区,突出粮食生产功能区和重要农产品保护区。从区域分布看,13个粮食主产省份共建成高标准农田7.07亿亩,占全国建成面积的70.7%。

  这是清华大学始终坚持党管人才,以高质量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的真实写照。数据显示,2018年至今,清华大学已有近110名青年教师光荣加入党组织。

  <strong>坚守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初心使命,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strong>培养人才是国家和民族长远发展的大计,也是大学对国家最根本、最重要的贡献。清华大学要以树人为核心、以立德为根本,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落实“八个相统一”“六要”要求,深化思政课改革,坚持教学也是学术理念,推进课程思政、探索导学思政,上好新时代“大思政课”。想国家之所想、急国家之所急、应国家之所需,抓住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这个重点,弘扬又红又专、全面发展的培养特色,坚持价值塑造、能力培养、知识传授“三位一体”教育理念,着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探索推动本科生文理渗透、通专融合的培养方式,加强科学精神、创新能力、批判性思维的培养教育,深入实施“强基计划”,创新完善因材施教模式,激励最优秀学生投身基础学科研究。推进“让学术更学术、让专业更专业”的研究生分类培养,完善研究生申请学位创新成果评价制度,激励博士生勇闯“无人区”、做“第一等的题目”,建好国家卓越工程师学院,加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发展。创新科教融汇、产教融合培养机制,鼓励教师及时将科研成果转化为课程教学资源,依托大型科研平台、重大科研任务培养创新人才,推动行业企业全方位参与协同育人,着力提升研究生发现真问题、解决大难题、定义新命题的实践创新能力。

郭俊德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