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城市矿产”推动绿色发展,“循环”又“经济”

来源: 奥一网
2024-06-11 11:50:50

  中新网上海11月4日电(杨海燕 李秋莹) “每座城市都拥有丰富的‘城市矿产’,废旧机电设备、通讯工具、家电、电子产品……报废的塑料是城市油田,报废的废纸是城市森林,废弃资源需实现再生可循环利用。”同济大学生态文明与循环经济研究所所长杜欢政2日在第二期“碳讲堂”圆桌论坛环节说道,实现“双碳”目标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生态文明既要有顶层设计,也要有分步实施,包括政策、技术、商业模式,是一个渐进式社会发展的重大转型。

  如何从循环不经济到循环经济构建一个新的体系?在杜欢政看来,“‘城市矿产’的循环利用不仅可以减少产废量,还可以减少原生资源和能源消耗、降低温室气体排放,是落实我国‘双碳’战略的重要举措。”杜欢政提到,“城市矿产”循环利用可以解决中国每年排放100亿吨,初步测算,通过资源循环利用可以解决25亿吨碳排放。构建一个既循环又经济的体系变得十分关键。

  具体而言,绿色发展是一种和谐性发展,推动绿色发展,是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不可或缺的决策。“绿色发展实现要以科技进步为先决条件,采用无害或低害新工艺、新技术,大力降低原材料和能源的消耗。”实现高产出、低污染、循环经济,生态文明建设缘何形成体系化?杜欢政向大家阐述了“绿色”的物质流构建。

  “双碳”目标推动生态智慧城市建设。“国际经济、金融、贸易、航运、科技创新中心……近年来,上海持续推进‘五个中心’建设,人民城市建设迈出新步伐,推动绿色发展,将有效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从实现路径看,也要坚持统筹协调,循序渐进,这是一个长远目标,需要一个过程,不是一蹴而就。”杜欢政说。

  “上海也产出了大量的废弃物,从物质流的角度来看,把废弃物这部分资源如何利用起来是解决 问题的关键。”杜欢政说,这就是一个大的“城市矿产”概念,从而带来了资源循环利用这一产业,因此,大力推广超低能耗、近零能耗建筑、零碳建筑是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战略目标的重要途径。

  杜欢政强调,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发展的必由之路,中国四十年完成了发达国家两百年的发展,环境问题也较为突出,那么新旧问题结合,推动循环经济如何获得新的突破?他从全球到个体的角度进一步诠释了这一问题,他讲到,保护生态环境、推动可持续发展是各国的共同责任,去年正好是联合国环境发展大会50周年,不论东方西方,都享有一个共同的价值,那就是保护人类唯一的生存家园——地球。

  在“城市矿产”概念下,杜欢政提倡“要让来自大地的,回到大地;来自产品的,回到产品。世界上有多少新东西就有多少旧东西,新旧之间的物质流的构建,通过资源循环利用产业来完成。”他认为,因时制宜、因地制宜、因材制宜,都是解决“双碳”问题的金钥匙。

  杜欢政指出,在“双碳”目标实施以后,原来经济不可循环不经济的情况就可能在减弱,确保物质流向是合理的,价值是能增值的,环境是无害的,信息是透明的,按照这四个标准就得以把闭环体系构建起来。

  做到既循环又经济,构建也相对容易。总体来看,绿色低碳转型已成为全球发展大趋势,在“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推动下,日臻完善。(完)

  <a target='_blank' href='/' >中新网</a>广州2月9日电 (记者 程景伟)2023粤蒙“百万人互游”文化旅游招商推介会2月9日在广州举办。在会上,广东、内蒙古合作启动“百万人互游”计划,两地16家旅行社签订协议,计划年度互送游客超过100万人次。

  未见其人,先闻其声。首先出场的周浩黎大使和夫人艾茜薇手挽着手,一边清唱印尼民歌《哎哟妈妈》,一边从舞台右侧走向舞台中间。两人一上场,直播间便洋溢着印尼风情。

  中土救援队通力合作,于当地时间2月9日凌晨1点30分成功从废墟中营救出该孕妇。中国救援队副队长讲述了营救过程。

  作为数据库庞大的人工智能技术软件,ChatGPT是不是能够终结各种体育项目中关于“谁更牛”的话题呢?

  <strong><a target='_blank' href='/'>中新社</a>记者:和常见地震相比,本次地震有什么新特点?这对震后救援带来哪些挑战?</strong>

  <a target='_blank' href='/' >中新网</a>2月9日电 据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官方微博消息,南京大屠杀幸存者张惠霞于2023年2月9日凌晨去世,享年94岁。

林启名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