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慢病需合理运动干预 提升心肺耐力有助疾病防控

来源: 重庆华龙网
2024-06-24 06:05:51

  中新网广州12月19日电 (记者 蔡敏婕)“目前有不少临床研究证明,中低强度的有氧训练对心脏病人的术前干预或术后康复都有改善的作用。”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心血管外科医生翁任楠近日在广州举行的“2023全民生活方式促进专家论坛”上表示,心肺功能的康复训练需要落实到更具体的细节方面,比如运动强度、运动类型等,这个过程需要有个性化的指导,同时也需要监测心率、血压等,因此需要在一个专业的机构指导下去进行运动康复训练。

  在防病治病的过程中引入科学运动,是对医疗手段的有益补充。“2023全民生活方式促进专家论坛”邀请医疗健康领域专家学者们探讨生活方式与健康的关联,分享最新科技成就、研 究成果以及在康复医疗领域的实践经验和案例。

  其中,针对“慢病管理中的运动干预”话题讨论上,全国防控重大慢病创新融合试点项目相关负责人徐烨表示,运动健康正在成为公共卫生体系中的重要内容,在防治慢病的过程中引入科学运动是对医疗手段的有益补充,“许多人之所以有慢病,是因为其存在不良生活方式,在慢病治疗过程中,引导患者进行科学适量运动,将有利于患者的身体康复”。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心血管内科副主任医师许之民认为,提升心肺耐力对于疾病防控有着积极作用。从血管层面来看,通过运动可以有效促进全身血液循环,降低血液粘稠度,使心血管保持健康状态;从宏观层面来讲,运动也能降低脂肪的含量、辅助降糖,提高身体机能。

  如何科学、准确、个性化地提供运动方案一直是难题。广东省医院协会健康管理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陈炼提到,在全生命周期健康管理时代,要更加注重化解健康风险和疾病的早期预防,其中健康风险评估是健康管理的关键一环。但仅仅评估是远远不够的,接下来还要制定精准化、个性化、专业化的干预方案。

  基于对慢病康复现状的洞察,有科研团队历经多年努力研发,在今年进博会还推出能量代谢功率车—数字化心肺康复训练系统。这款数字化心肺康复训练系统能完成患者端、医生端等的数字化连接,帮助患者减少了训练过程中的时间、精力等方面的损耗。

  “低强度或者中强度的有氧训练,对于心脏病人术前和术后都有改善作用。但是两者的训练重点存在差异。”翁任楠以心肺功能康复举例称,在术前,医院除了心肺功能的锻炼外,会侧重在患者营养情况等基础状况的改善,与此同时对患者进行心理介入,消除疑虑,并指导患者科学地进行运动。(完)

  <strong>农旅结合吸引游客参与,互动课程增加科普趣味</strong>

  2019年讲防范化解重大风险,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要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发展安全两件大事,既聚焦重点、又统揽全局,有效防范各类风险连锁联动。

  杜先生对<a target='_blank' href='/'>中新社</a>国是直通车表示,目前店铺已经转让出去了,自己也开始转做别的行业。

  <a target='_blank' href='/' >中新网</a>兰州2月11日电 (刘延新)“今年我会参加杭州亚运会和布达佩斯田径世锦赛,接下来的2023名古屋女子马拉松线上赛,主要是跑出成绩,达标亚运会和世锦赛,取得参赛资格。”正在参加训练的甘肃田径运动员张新艳11日接受采访时说。

  《神奇的魁地奇球》(全彩绘本)中的插图均来自插画师埃米莉·格雷维特对于魔法世界的想象,她在这本书中创作了诸如瑞典扫帚年赛的路线图及海报、金色飞贼的早期设计手稿等,直观地展现出一个精彩纷呈的魁地奇世界。

<strong>  最低能见度1至3公里</strong>

陈美君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