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贵州法院审结各类环境资源一审案件3244件

来源: 旅游网
2024-06-06 12:57:27

  中新网贵阳6月5日电 (记者 张伟)2023年,贵州全省法院围绕“公正与效率”工作主题,扎实推进“案件质量提升三年行动”,共审结各类环境资源一审案件3244件,包含刑事案件781件、民事案件618件、行政案件1845件。其中,环境公益诉讼案件655件、生态环境损害赔偿诉讼案件8件。

  记者5日从贵州省高级人民法院召开的新闻发布会获悉上述消息。

  2023年,贵州法院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立足贵州生态环境保护实际,锐意进取,守正创新,充分发挥环境资源审判职能作用,服务保障贵州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贵州法院受理各类环境资源刑事案件825件,审结781件,判处罪犯1381人。雷山县法院审理盗割“古楠木王”环境公益诉讼案,依法追究11名被告人刑事责任,同时依法判令15名刑事附带民事公益诉讼被告就毁坏珍贵树木、破坏生态环境的行为,承担生态修复和惩罚性赔偿责任。该案被最高人民法院评选为依法惩治破坏森林资源犯罪典型案例,入选“新时代推动法治进程2023年度十大案件”。

  贵州法院受理环境资源民事案件704件,审结618件。贵州高院审理全省首例跨省煤炭产能置换指标交易案,准确把握新类型案件的法律特征,助力优化煤炭产能配置,推进资源节约和高效利用,助推煤炭行业高质量发展。该案入选人民法院案例库。

  贵州法院受理环境资源行政案件2161件,审结1845件。安龙县法院审理的贵州省贞丰县人民检察院诉贞丰县某局不履行职责行政公益诉讼案中,法院引导各方诉讼主体依法行使诉讼权利,督促具有文物保护监督管理职责的单位积极履职,使文物得到及时修复。该案被最高人民检察院评选为文物和文化遗产保护检察公益诉讼典型案例。

  贵州法院受理社会组织和检察机关提起的环境公益诉讼案件734件,审结655件。其中民事公益诉讼审结292件,行政公益诉讼审结16件;刑事附带民事公益诉讼审结347件。遵义中院审理的遵义市人民检察院诉贵州某公司生态破坏民事 公益诉讼案中,法院通过强制执行措施,追偿森林生态服务期间功能损失及鉴定费用290余万元,并设立贵州省首个森林碳汇观测基地,推动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相适应。该案被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评为生态环境保护检察公益诉讼典型案例。

  下一步,贵州法院将紧紧围绕“公正与效率”工作主题,做深做实为大局服务、为人民司法,不断深化环境资源审判体制改革,持续加强专门化体制建设、环境资源裁判体系化建设、环境资源审判品牌建设,奋力推进环境资源审判工作高质量发展,为加快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提供更加有力的司法服务和保障。(完)

  大同云冈龙是山西地质博物馆科研人员2011年在大同市左云县发现的一种大型植食性恐龙。它后肢粗壮,前肢细弱;颌骨两侧长着菱形牙齿,数量多达2000多颗;喙吻部又宽又扁,类似现代的鸭子嘴巴。

  规范督查检查考核工作,必须严格控制总量。为此,宝鸡市出台规定要求各单位将“督检考”事项列入年度计划,计划外事项原则上不再开展,确须开展的要提前一事一批。

  面向明天,将新发展理念融入体育对外交往前行的步伐,为世界体坛持续贡献力量、增光添彩,中国体育必将续写新的辉煌

  <a target='_blank' href='/' >中新网</a>广州1月9日电 (唐贵江 关悦)据广州海关1月9日消息,近日,该关在广州白云机场空港口岸旅检渠道接连查获2名旅客违规携带砗磲、红珊瑚制品进境,查获砗磲制品共7件,重597克,查获红珊瑚制品共2件,重82克。目前,已作进一步处理。

  据介绍,2021年以来,贵州各级科技特派员与所服务的县(市、区)纷纷签订工作协议,约定服务内容、预期目标、完成期限,包括但不限于科技特派员在服务期间须引进示范1个以上新品种(新技术)、培养5名以上农村本土实用技术人才、年开展50人次以上专题培训等内容。数据显示,2022年1至10月,全省科技特派员累计开展技术培训10万余人次,为全省培养技术能手5354名。

  这是中国自1月8日开始有序恢复公民出境旅游后抵达泰国的首批中国游客。泰国方面在机场拉起欢迎横幅。当中国游客抵达时,阿努廷等人热情相迎,并赠送纪念品。

贲万维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