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苏文化大数据库正式上线 助全球苏迷“拾贝苏海”

来源: 广西新闻网
2024-06-09 15:08:38

  中新网眉山6月8日电 (记者 贺劭清)为方便 全球苏迷“拾贝苏海”,四川眉山三苏祠博物馆联络29家研究机构、历时6年,围绕中国文学家苏洵、苏轼、苏辙(简称“三苏”)打造的三苏文化大数据库8日在2024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四川主会场举行上线启动仪式。

  三苏文化大数据库全面收录并整合了三苏文化相关数据12.5万条,其中包括三苏文学作品1.1万余篇,数字图书1.4万余册。

  据了解,四川眉山三苏祠是苏洵、苏轼、苏辙的故居。祠内供奉陈列三苏塑像及苏家遗迹,收藏上万件有关三苏的文献资料和文物,是中国国内规模最大、保存最完好的三苏纪念祠堂。

  三苏文化大数据库基于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汇聚了东坡行旅、三苏图谱、三苏作品、学术论文、数字图书、可移动文物、陈列展览、遗址遗迹等12个核心板块,可以为全球苏迷提供检索、查阅、赏析、探索、研究等数据服务。

  眉山三苏祠博物馆馆长陈仲文介绍,借助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的前沿技术,三苏文化大数据库成功打破了三苏文化在地理及空间层面上的数据壁垒,构建了一个无界的信息共享平台。该数据库还围绕苏轼的生活轨迹、亲缘关系、同僚交往以及研究领域,精心绘制了三苏图谱,并通过关联笔记等形式,多维度实现信息的深度互融互通。

  虽然三苏文化大数据库正式上线,但该数据库的建设并未止步。目前,四川眉山三苏祠博物馆已向中国多处三苏遗址、遗迹地发出共建共享数据库的邀请。(完)

  李殿中他们当然也面临着同样的难题。“我们尝试过各种纯度的商业稀土,但与钢结合生产的稀土钢,性能还是不稳定。”李殿中回忆道,为了查找原因,他和团队成员几乎跑遍了我国的稀土产地,并到生产现场观察稀土的冶炼过程。

  除了水培、气雾培,沙培也是一大亮点,沙漠里的沙子、海岸边的海沙等,都可以作为种植介质,减少病虫害。

  2022年12月23日至24日在北京举行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是党中央着眼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作出的战略部署。

  在队里,晚上的文化课也照常进行。有时候,孩子们还能在俱乐部跟着老师学习其他的爱好,比如弹古筝、唱歌。腼腆的白思晨,也在教练和老师的教导下,学会了主动和人打招呼。

  在她看来,近期客流量增多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年关在即,市场需求增大,进入了行业旺季;另一方面,也与此轮新冠感染潮接近尾声有关。“很多定期要来做美甲的顾客之前因为‘阳’了也都没来,现在临近过年了,大家都要赶着来美一下了。”她说。

  政治监督是督促全党坚持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的有力举措,只有强化政治监督才能推动全党目标一致、团结一致、步调一致向前进。纪检监察机关要把推动党员干部坚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作为新时代新征程政治监督的根本任务,以具体化、精准化、常态化的政治监督,推动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令行禁止、步调一致,把对“两个确立”的坚定拥护转化为“两个维护”的自觉行动。

何信希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