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帖之祖”《淳化阁帖》:百家墨宝齐鸣千年

来源: 新京报
2024-06-02 12:37:36

  中新网兰州6月2日电 (记者 冯志军 高莹)“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王羲之的《兰亭集序》是中国孩子彻夜难眠的“考试必背”,但其书法真迹已无处寻觅。甘肃省博物馆所藏国宝级文物《肃府本<淳化阁帖>》,在“书圣”的“家书友信”中,探出一条中国书法艺术溯源之路。

  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中最具经典的标志性符号,书法艺术从古至今备受中国人尊崇和喜爱,“藏墨宝”也成为一项悠久传统。宋太宗赵光义就曾命人将其所藏墨宝编纂成法帖,成就了中国首部大型名家书法集帖《淳化阁帖》。

  作为甘肃省博物馆镇馆之宝之一,已拥有400多年历史的《肃府本<淳化阁帖>》是目前中国现存《淳化阁帖》中,时代最早、保存最完整、影响力最大的一部刻石。其石高27.8至34厘米,宽36.5至40.5厘米,厚6至8.7厘米,大都两面刻文,每块刻石重量在三五十斤不等。

  “无论是‘秦篆’‘汉隶’的坚实发轫,或是占据一半以上内容的王献之、王羲之书法艺术的‘空前绝唱’,在《肃府本<淳化阁帖>》中均有真迹示人。”甘肃省博物馆网络中心主任、副研究馆员李延强接受中新社中新网记者专访时表示。

  《淳化阁帖》是由宋太宗淳化三年(公元992年),命人将内府所藏包括先秦至隋唐一千多年103家共420篇书迹,编纂成法帖。该帖是中国第一部大型名家书法集帖,其中不乏虞世南、欧阳询、褚遂良、颜真卿、柳公权、王献之、王羲之等名家,以及汉章帝至唐19位帝王的书法,因而被誉为“法帖之祖”。

  据《甘肃省志·文物志》记载,明洪武二十五年(公元1392年),朱元璋给其第十四子肃庄王朱楧赐宋本《淳化阁帖》一部,秘藏肃府内库。万历四十三年(公元1615年),肃宪王朱绅尧邀请当时全国金石木刻的顶级匠工温如玉、张应召摹帖上石,历时七年完成,共刻石144块,名为“肃邸淳化阁帖刻石”,并建专馆珍藏。

  “《淳化阁帖》木版刻成后,只拓印了不多的帖本以赐皇戚近臣,不久即毁于火灾。那些初印即成绝版的帖本遂身价大增,重金难觅。至元代,《淳化阁帖》真本已成罕见的稀世珍宝。”李延强说,《肃府本<淳化阁帖>》也称“兰州本”,一共是10卷,分为帝王、名臣、名家等。

  “中国的书法艺术,至宋代进入空前的兴盛期。而书法史上对后世影响巨大的‘帖学’,也大盛于宋。”李延强说,《肃府本<淳化阁帖>》是正统中国书法艺术的宋拓珍本,加之彼时全国金石篆刻领域一流专家主持,以及坚毅温润的陕西富平石,雕刻刀路齐平规整,字态传神,笔锋到位,深受历代书法家追捧。

  李延强认为,如果没有《淳化阁帖》存世,可能如王羲之等诸多中国书法大家的真迹已荡然无存,从书法艺术角度来说,它是众体皆备,名家尽聚,有着非常重要的历史文物价值,对中国书法艺术的延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目前,因甘肃省博物馆展陈条件所限,《肃府本<淳化阁帖>》百余块刻石中,仅有王羲之、张芝等3块最具代表性的刻石常态化展出。待今年底,该馆改扩建工程完工后,其所藏142块刻石将集中亮相,让更多书法爱好者领略中国书法艺术进程中鲜为人知的“惊鸿一瞥”。

  李延强说,几年前,甘肃省博物馆对《肃府本<淳化阁帖>》进行了出版,但由于平面载体难以呈现入木三分的书法艺术,目前正在申报数字化保护项目,希望用三维 数据采集等科技手段,去分析和还原当时书写过程中,深浅不一的笔触情愫,再通过喜闻乐见的方式把它传递给年轻人。

  甘肃省博物馆文物保护中心修复师张文军说,为更好体现出该文物书法的纹样和特征,将传统书画保护修复技艺传承给年轻一代,该馆不久前开展了“师承制”的传拓制作等保护与修复技艺研修课程,以仿刻的《肃府本<淳化阁帖>》为活化利用载体,让更多年轻人了解最古老的刻碑技法。(完)

  “消费者的需求更高了,想要获得顾客青睐,必须在创新供给方面下功夫。”参与促销活动的合景·悠方(成都)购物中心相关负责人说,消费者现在逛街购物,不仅要买得到,还要玩得好、体验好。为此,该购物中心策划了特色活动,吸引年轻人前来探展打卡;还持续推出针对化妆品、服装等不同产品的促销服务等活动,不断提升消费者的购物体验。

  有记者提问:据报道,澳大利亚总理阿尔巴尼斯7日表示,他很高兴看到澳中经贸部长视频会晤富有成效,澳中贸易额超过澳与第二至第四大贸易伙伴的贸易额总和,同中国建立良好的经贸关系符合澳国家利益。中方对此有何回应?

  据了解,双方签署的《支持和服务民营企业高质量发展合作协议》,提出了共筑一个愿景、共建三项机制、共推六项行动。其中六项行动包括宣传辅导行动、牵线补链行动、春雨润苗行动、专精特新行动、信用培育行动、权益保护行动,旨在更好支持民营企业高质量发展,激发民营企业发展活力。

  在主题分享环节,中国香港青年代表、北京日月星奇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创始人梁家僖分享了组织京港两地文化交流、推动文化产业发展落地的经验。他表示,期待未来能与三里屯共同搭建文化创意创新场景,推动“更潮流”的碰撞合作。

  牡丹区牡丹产业协会秘书长赵文双介绍称,2022年该区投向全国市场的温室芍药和大田芍药鲜切花有6000多万枝,占到全国市场的50%以上,预计今年将生产芍药鲜切花1亿支以上,市场更加广阔。(完)

  “这条高铁线路周边村庄密集,两旁常有施工作业,桥涵、隧道等交通情况也比较复杂。”王化磊在巡查过程中,不放过沿线任何一个细节,确保每一处都做到心中有数,同时记到笔记本上。拿着这个笔记本,他同车站的工务、电务等单位在站区联席会议上,提出问题、分析症结,找准原因,解决问题。

洪坤瑞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