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历史新高!2023年我国日均完成交通基础设施投资107亿元

来源: 南风窗
2024-06-18 22:53:00

  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加快完善

  ——综合立体交通网加速成型。不断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交通固定资产投资规模连续7年保持在3万亿元以上,2023年达到3.9万亿元,平均每天完成交通基础设施投资107亿元,创历史新高。综合交通网总里程超过600万公里,已建成全球最大的高速铁路网、高速公路网、邮政快递网和世界级港口群,航空航海通达全球。

  ——交通基础设施网络结构持续优化。全年新开通高铁2776公里,增加高速公 路里程6394公里,增加万吨级泊位127个,货物吞吐量超过亿吨的港口达到46个,航空运输机场达到259座,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运营里程增加604公里。

  ——乡村交通设施不断完善。积极服务乡村全面振兴,农村公路建设投资连续7年保持在4000亿元以上规模,全年新改建农村公路里程达18.8万公里。年末农村公路里程459.86万公里。全国建制村实现全部通邮。

  交通运输装备结构持续优化

  ——智慧绿色发展深入实施。2023年末,全国动车组辆数比上年末增加1674辆。铁路电力机车占比达65.3%、提高0.9个百分点,新能源车辆占公共汽电车的比重达77.7%、提高6.0个百分点。全国已建成18座自动化集装箱码头,在建自动化集装箱码头27座,已建和在建数量均位居世界首位。全国机场场内电动车辆占比达26.4%,旅客吞吐量500万人次以上机场APU替代设备使用率接近100%。

  ——专业化水平不断提升。专用货车、牵引车、挂车占公路货物运输车辆比重分别提高0.4个、1.3个和0.9个百分点,水上运输船舶集装箱箱位增加5.5万标准箱。

  ——大型化发展持续推进。大型营运载货汽车平均吨位提高至22.3吨/辆,营业性运输船舶平均净载重量增加97吨/艘,国产首艘大型邮轮投入运行,C919大飞机正式投入商业运行。

  运输服务能力持续提升

  ——人员流动高效便捷。平均每天超过1.6亿人次跨区域人员出行,其中有1000万人次乘坐火车出行、1.5亿人次通过公路出行、70万人次乘坐船舶出行、170万人次乘坐飞机出行。城市内平均每天近2.8亿人次通过城市公共交通及出租汽车出行。

  ——货物运输繁忙有序。平均每天运输1.5亿吨货物,其中火车运输约1400万吨、汽车运输1.1亿吨、船舶运输2500万吨、飞机运输2万吨。每天收寄快递与包裹4.5亿件左右,其中快递3.6亿件。

  但家长们心态矛盾。一方面,他们知道近三年德胜的调剂出区是在入学高峰的背景下产生的,但另一方面,相较金融街、月坛等学区,市场默认德胜是政策瞄准的“出头鸟”。即便孩子入学时,学位不再紧张,可只要抑制学区房的政策基调还在,选择德胜学区房就依然有不可知的风险。

  宁夏回族自治区公安厅原副厅长贾奋强就是一个典型案例。2016年9月,贾奋强因犯受贿罪、高利转贷罪,被中卫市中级人民法院一审判处有期徒刑15年,罚金210万元。

  另外,东莞外贸依赖度高,受国际市场需求萎缩和产业转移等因素影响,东莞上半年进出口下降了11.3%,其中出口下降了9.4%,6月单月出口下降幅度高达18.79%。

  台湾三立新闻网稍早前报道称,九鹏基地因地处恒春山区,爆炸事件并不是第一次传出,早在2022年7月,在进行火药销毁作业时就曾发生爆炸并窜出大量黑烟,引起附近居民议论。

  李国英提出,锚定“分得进、蓄得住、排得出、人安全”目标,加强蓄滞洪区常态化建设和管理,以防御措施的确定性应对流域大洪水发生的随机性,坚决守住流域防洪安全底线。 

  北拒马河是涿州市最主要的行洪河道之一。拒马河从太行山麓流出后,在河北涞水县分为南北两支。其中,北拒马河东流至北京市房山区,在镇江营村入涿州,又分为北、中、南三个河道。据公开资料,北拒马河在涿州的河道弯曲,漫滩行洪,河道摆动不定,形成了大片洼套,历史上又称“千河套”。套,即河流拐弯的地方,地势较低。当地许多地方以“套”命名,比如刁窝套,其所在区域,便是小清河、大石河、北拒马河的汇聚地,也是小清河分洪区洪水的必经之路,此次洪灾极为严重。大石河发源于北京市房山区的百花山南麓,源短流急,河水出了山便进入涿州。小清河发源于北京市门头沟的九龙山,过房山后,进入涿州。

郑昱顺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