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共创未来香港青年内地交流团”来沪参访

来源: 舜网
2024-06-17 12:42:16

  中新网上海4月11日电(记者 范宇斌)近日,“2024共创未来香港青年内地交流团”来沪参观交流。在为期4天3晚的参访活动中,近150名香港青年从不同领域、不同视角体验内地现代化建设所取得的伟大成就,增强对国情知识和国家最新发展情况的了解。

  从上海浦东展览馆到上海交通大学,从外滩、城隍庙到迪士尼小镇,香港青年表示,这是一次非常难忘的经历,他们深入探索上海的多元魅力,每一处都蕴含上海的独特文化与历史底蕴,为他们提供了丰富的体验和学习机会。尤其是“做一天上海人”活动,让他们走进上海家庭、体验上海人的日常生活,通过互动交流感受上海本土文化魅力,加深彼此的了解和友谊。

  香港青年梁钧 宜2018年来到上海中医药大学求学,如今在沪创业。梁钧宜说:“很多香港学生对我大学期间能在上海创业非常感兴趣,我将上海对港澳青年创业的各项优惠政策以及广阔的创业空间和他们分享,使学生们进一步感受到上海这座国际大都市的魅力,更加坚定他们考取内地大学,前往内地发展的想法。”

  港生潘同学说,5年前,他曾经来过上海。“再次踏入这片土地,我深感变化之大,很多基础设施更新迅速,新的设备和建筑层出不穷,让我深刻体会到内地发展的活力和速度。我对于港澳学生入学内地的政策非常感兴趣,内地有丰富的资源,我也会鼓励身边的同学们抓住机会,来到内地丰富人生经历。”

  港生林同学表示,希望有更多机会与上海人进行深入交流,更深入了解海派文化。“这次活动让我有机会与内地学生面对面接触,感受到他们的热情和活力,也让我更加期待未来与内地更多的交流与合作,为沪港联通发展出一份力。”

  据悉,“共创未来·香港青年内地交流计划”是包达三基金会于2016年开展的青年交流品牌活动,至今共带领约400名香港大学生前往上海、浙江等地考察、交流、学习,2023年被纳入“港澳青年看祖国”系列活动。

  包达三基金会理事长包鸿勋表示,活动初衷是让香港青年学生更多地了解上海的生活、文化和国情历史,融入国家发展。“我觉得这种双向交流很有意义,我们今后将组织更多香港青年到访内地。”(完)

  而荣义辉觉得,虽然重症与肺炎的发生率不高,但由于感染基数太大,会造成绝对数量的增加。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感染科主任张文宏在接受媒体采访时也表示,“尽管奥密克戎变异株致病力下降,但感染者基数庞大,重症绝对人数也不容忽视。”

  军事专家魏东旭4日对《环球时报》记者表示,中国航母发展速度越来越快,当前已拥有3艘航母和更多的舰载机,自然需要更多的舰载机飞行员。“辽宁舰作为科研和试验平台,本身需要承担巨大的训练任务。在远航期间,辽宁舰舰载机起降数量越来越多,可以为飞行员提供更多的机会,让他们在陌生海空域磨炼操纵舰载机的能力,以此来适应航母的远洋部署。”

  根据麦肯锡全球研究所2020年的报告,为适应年轻人口的暴增趋势,印度需要在2030年前创造至少9000万个新的非农就业岗位,而这将需要该国GDP每年实现8%至8.5%的增长。印度自己的经济增长预测已经基本达到了这一增长速度,但目前看来,印度的经济增长速度并无法完全吸收每年增加的劳动力。

  当然,从更深厚的背景思考,春节是浓郁的中国民族文化的一种典型符号,鞭炮则是这一符号的显著标志,如果以所谓“文明”或“安全”为由一禁了之,不得不说是一种遗憾。

  江苏省南通市海门县民政局副局长 姜利军:这张照片所展示的是我们助老员上门之前,选择理发服务的老人服务前的状况。这张是在服务之后,通过实时上传到系统当中,我们对线下服务公司的服务质量,进行有效监管。

  当陈金英对家人说出自己的想法时,儿女都劝她:“您从来没创过业,也不了解服装市场,年纪又这么大了,干吗不轻轻松松地养老呢?”“创业不易,压力太大,您何必这么做呢?”但陈金英没有放弃,52岁的她开始创业。

吕上枝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