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8部分快递数据出炉:最高日处理量超5.8亿件,快递价格持续降

来源: 中关村在线
2024-06-22 13:16:15

  第一财经 作者:陆涵之

  一年一度的618落下帷幕,今年大促期间物流数据情况如何?

  6月20日,国家邮政总局公众号转发《人民日报》相关报道,数据显示5月20日至6月16日,全国快递揽收量达137.66亿件,投递量达135.26亿件,同比增长均超20%,最高日处理量超5.8亿件。今年618,天猫、拼多多等电商平台都选择在5月20日启动大促,活动周期长达一个月,直到6月20日结束。电商大促之外叠加了端午节、儿童节等多个节日,推动快递业务量实现阶段性增长。

  由于今年618战线拉长,快递业今年更"从容"。 申通快递广东大区网络政策部负责人姜松廷表示,"去年‘618’期间件量峰值凸显,起伏较大,而今年相对较为平稳,但高水位单量维持时间较长,快递揽收量同比去年上涨18%,派送量同比上涨28%。从产品品类来看,美妆及服装产品增长较为明显。"

  也有一些网点投入了新技术,申通快递南京新转运中心在618前试运营,该场地建设自动传送带、智能扫描设备、红外热成像仪、智能分拣计算机系统等设备共计800余台,建成全新高速自动摆轮分拣线16条。该中心负责人表示,618期间南京转运中心业务量同比增长超过20%,中心运营顺畅。

  菜鸟速递副总经理、618物流保障总指挥钱卫介绍,今年是取消预售后的首个大促,促销周期内包裹日均波动较往年更大。这意味着快递网络的产能需要更具弹性,才能既确保消费者的体验,又不会给商家增加成本。"618前夕,通过AI技术,我们会每日更新预测单量数据,预测几大核心经济带包裹体量呈爆发式增长,因此提前大规模加开直发线路,绕过首分拨。"钱卫介绍,数据显示,618菜鸟速递全网包裹流转节点较日常出现了下降,这既节约了分拨操作成本,也加速了包裹流转。

  快递行业专家赵小敏对第一财经表示,根据行业数据,今年618或许是快递行业有记录以来最平稳的一次。"现在618大促的快递投递周期从过去的集中投放延伸至一个月,快递企业能够更加轻松应对。"另一方面,当前快递企业对配送速度、行业末端黏性、服务精准度方面要求更高,行业竞争的焦点已经从过去的业务量竞争转为数量和质量并重的竞争。

  今年数据看,快递行业的单量持续走高,根据国家邮政局,1-5月,邮政行业寄递业务量累计完成733.1亿件,同比增长21.6%。其中,快递业务量累计完成655.9亿件,同比增长24.4 %。

  不过快递行业的单票收入在持续下行。虽然618单量多过去年,但有从业者抱怨称"快递行业价格战一直没停过,今年价格比去年还低。"6月20日,韵达发布公告显示,2024 年 5 月,公司完成业务量 20.42 亿件,同比增长 32.68%。韵达5月快递服务单票收入2.03元,同比下滑16.80%。申通5月经营简报显示,5月申通快递服务单票收入为2.01元,同比下滑9.05%。顺丰5月的单票价格为15.25元,不含丰网的情况下同比下滑6.56%。

  圆通2023年年报显示,2023年由于单票成本持续下降和行业市场竞争等因素影响,圆通单票快递产品收入为2.41元,同比降幅6.71%。

  数据显示,“夏日消费节”期间,杭州每1元红包码投入,就能带动线下用户14元消费;“金秋消费节”期间,武汉、郑州、济南等部分城市消费热度平均提升近4成。

  李江称,十二届云南省政协连续5年把脱贫攻坚、乡村振兴作为重要议题,通过常委会议进行专题协商议政,为省委、省政府决策施策提供多角度、系列化的参考意见。针对营商环境优化、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城市黑臭水体治理、良种繁育基地建设、旅游市场整治、长征文化挖掘保护与宣传、职教园区发展、自由贸易区建设、边境小康村建设等议题,通过专题调研视察等发现问题、提出建议,起到了以协商促改进、以监督助落实的作用。

  在此之际,第二个耐人寻味的信号出现了,那就是博索纳罗的表现。

“‘土’到极致就是‘帅’”

  “当前司法实践重点追究领导者、组织者及积极参加者的刑事责任,对带货数额、次数较少,起次要作用的参与人处以行政处罚的追责路径,体现了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法学院经济法系主任侯卓表示,“随着近年来离岛政策的不断升级,套代购行为频发,可由于这种行为仍属于新型违法犯罪,因此目前对于套代购的打击还处于初级阶段,但相关专项打击行动呈逐步加强之势。”

  为了安全比赛,队内最早要求给70岁以上的队员佩戴绿色袖标,起到提示作用,但彼此熟悉后,“提示”就种在了心里,“我们球队有两条不成文的规定,一是不能抢老年人的球,只能封堵传球路线,二是不能和老年人有肢体冲撞,另外我会尽量把射门机会给他们。”40多岁的何庆伟是队里名副其实的年轻人,原本偶尔陪父亲来这儿踢球,在父亲离世后,他便正式成了球队一员,“前辈们脚下技术都非常过硬,基本功和对球的处理方式,有很多经验值得学习。最重要的是,他们发自内心的足球情结,感觉每周训练都在圆梦。”

林兰瑄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