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验传统技艺、研学、游园……各地开展丰富多彩庆“六一”活动

来源: 中文网
2024-06-01 01:25:46

  央视网消息:明天(6月1日)是“六一”国际儿童节。 这几天,各地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迎接广大少年儿童的节日。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联动北京市海淀区民族小学、重庆市谢家湾学校,分享小学阶段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经验;中国人民大学,人大附中、附小在北京共同举办“红色基因 薪火相传”大中小学生入党、入团、入队集中宣誓等活动。

  中国人民大学附属小学一年级学生初长霖表示,他成为了一名光荣的少先队员,戴上了鲜艳的红领巾,感到非常光荣和自豪。他要努力做一个有志向、有梦想的新时代好儿童,为红领巾添光彩。

  在河北保定,县学街小学的孩子们走进当地古街,体验传统压香、拓印版画,并在专业手艺人的指导下进行陶瓷拉坯。一番操作下来,一个个小小的陶器初具雏形。学校还组织孩子们到农业园区开展研学活动,体验无土栽培种植等技术。

  河北保定市县学街小学学生周睿溪说:“之前我只知道蔬菜水果能种在土壤里,通过活动,我知道了还能通过营养液水培蔬菜水果,真是太神奇了。”

  在浙江德清,新市镇士林中心幼儿园举行了一场以“闪闪发光的我”为主题的游园活动,并为即将迎来毕业的大班孩子准备了一场“毕业典礼”。孩子们穿着漂亮的礼服走上舞台,讲故事、跳舞,分享快乐。

  在江苏省泰州市姜堰区,当地博物馆为少年儿童举办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少儿传统体育运动会”,近百名少年儿童身着古代传统服饰参加了这场特色活动,共同度过一个健康、快乐、有意义的节日。姜堰博物馆利用馆藏文物资源,深入挖掘传统体育文化,选取设置了捶丸、投壶、木射、蹴鞠、射艺五个比赛环节,通过运动会的参与形式、沉浸式的体验,让广大少年儿童在学习知识的同时,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提升身体素质和团队合作能力,增强文化自信。

  中国国际文化交流中心秘书长王勇武认为,中拉新型伙伴关系是南南合作的典范,双方携手绘就了中国梦和拉美梦共同发展的美好画卷。“我们希望通过写作行动和伙伴计划,深化中拉人文交流合作,利用数字技术进一步加强双方在文化艺术领域的真实链接和务实合作,在中拉播撒更多爱和希望的种子。”

  《礼记·王制》则总结了社会生活的六种礼仪:冠、婚、丧、祭、乡、相见。无论哪种礼仪场合,都对服饰有规范要求。时至今日,人们在正式场合按照礼节穿衣的传统依旧留存。

<img src="//i2.chinanews.com/simg/hnhd/2023/01/11/55/3175577614992645835.jpg" alt="" />

  <a target='_blank' href='/' >中新网</a>郑州1月11日电 题:中欧班列“整备师”:日行10公里为列车“问诊”

  秦刚说,非洲疾控中心总部大楼及时保质交到非洲朋友手中,体现了中非合作的高标准和高水平,诠释了重信守诺、高效务实的中国风范。相信在中非双方共同努力下,非洲疾控中心必将为非洲卫生事业和人民健康福祉做出更大贡献,在中非关系史上写下新的绚丽篇章。

  邹淑媛说,农业在泰国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农产品出口是泰国外汇收入主要来源之一。作为友邻,多年来中泰两国农业合作不断深入加强,目前,中国已成为泰国重要的水果出口市场,而中国蔬菜、肉类及温带水果等产品也以优惠税率进入泰国市场。

吴家良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