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债多头长舒一口气:史上最大规模10年期美债标售需求强劲

来源: 猫眼娱乐
2024-05-31 04:02:17

  来源:财联社

  ①在此前创下一年半来最大的两日涨幅之后,10年期美债收益率近两天陷入了盘整行情之中; ②而在隔夜,令债市多头可以暂时喘口气的一个好消息是:周三进行的史上最大规模的10年期美债标售,最终需求强劲。

  财联社2月8日讯(编辑 潇湘)在此前创下一年半来最大的两日涨幅之后,10年期美债收益率近两天陷入了盘整行情之中。而在隔夜,令债市多头可以暂时喘口气的一个好消息是:周三进行的史上最大规模的10年期美债标售,最终需求强劲。

  美国财政部周三标售了规模创纪录的420亿美元10年期国债,最终得标利率为4.093%,比标售前的预发行利率低了近1个基点。投标倍数为2.56倍,与上月的10年期美债标售倍数相同。较低的得标收益率表明需求比交易商预期的要旺盛。

  值得一提的是,这是10年期美债标售一年来首次没有出现“尾部”情况。“尾部”是指得标利率高于预发行利率。

  随着上周宣布的财政部债券标售规模的最新变化,其公示七种票据和债券期限中的三种,包括两年期和五年期国债以及此次的10年期国债,都将在二月至四月的季度发行中创下最大规模的标售纪录。

  此次标售也是本周债市面临的三大标售日考验之一。此前,周二进行的540亿美元的三年期国债拍卖的收益率,也低于投标截止时的预发行利率,这是一个积极的迹象。美国财政部还将于周四标售250亿美元的30年期国债。

  蒙特利尔银行资本市场美国利率策略师Vail Hartman表示,“我们看到非一级交易商的需求良好,我们也看到间接需求良好——这表明海外需求良好。”

  据悉,此次参与竞标的间接竞标者(包含外国央行等机构)获配比例升至了70.1%,创下2023年8月以来最高。而具有购买所有未能拍出国债以防止拍卖流产义务的一级交易商获配比例为13.0%,创2023年8月以来的最低。

  ColumbiaThreadneedle投资公司固定收益部全球主管Gene Tannuzzo表示,“投资者看到利率比过去十年的大部分时间都要高,他们可以锁定这一点。”

  CreditSights美国投资级和宏观策略主管Zachary Griffiths则指出,“这看起来是一次强有力的标售。尽管国债拍卖规模日益增加,但对这些期限的需求依然强劲,4%的收益率在历史上也很有吸引力。”

  从行情走势看,随着市场消化发行细节,美国国债隔夜整体企稳。截止纽约时段尾盘,2年期美债收益率上涨3.7个基点报4.443%,5年期美债收益率上涨3.4个基点报4.078%,10年期美债收益率上涨2.6个基点报4.126%,30年期美债收益率上涨2.3个基点报4.326%。

  不过,美债市场目前整体仍暗流涌动。隔夜的10年期国债标售,正值债市投资者至少要应对两方面的挑战之时。

  其一是货币政策前景依然不明。美联储已表示,在高企的通胀退潮的情况下,今年可能会降息,但经济的强劲表现正在挑战市场对何时降息以及降息幅 度的预期

  各期限美债收益率在上周五和本周一曾连续两天快速上升,因市场预期美联储将在更长的时间内维持高利率,但自那以来,债市基本处于盘整状态。

  另一个挑战是债券市场规模的增长,包括国债市场。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额外的债券供应会对债券价格造成影响。

  当然,今年以来的情况尚属可控。美国财政部上周表示,计划在4月之前继续逐步提高国债标售规模,但考虑到目前的预计借款需求,预计在未来几个季度内不会进一步提高标售规模。

  从消息面看,美国债券市场的下一个主要驱动因素预计将是下周二公布的美国1月消费者物价指数(CPI)。根据芝商所(CME)的FedWatch工具,交易员目前认为美联储3月降息的可能性仅为19%,低于一周前预测的53%,认为5月降息的可能性为64%。

责任编辑:赵思远

  王贻芳建议,应给予科研单位充分自主权,将科研经费具体分配、使用权下放给研究机构。只有研究所自己才有专业能力判断,什么是领域内真正前沿和重要的问题?什么是真正的“从0到1”的原创性项目?站在整个机构统筹的角度,什么是未来3~5年或5~10年应该重点聚焦的方向?对这些问题的回答应由所长充分征集科研人员的建议,并平衡好各方不同需求后再确定。“对基础研究机构而言,必须要有相当比例的项目非常具有前瞻性,但目前所里没有一个明确的战略聚焦方向,每个课题组都是直接和科技部、基金委签合同。”

  姚志波于2011年4月至2014年3月任五常市委书记,2014年3月调任黑河市委常委、北安市委书记,后任黑河市委副书记、北安市委书记等职,2018年12月被调整为黑河市委副厅级干部,2022年8月19日通报被查。

  李亮认为,稳定经费支持涉及到资源的调配,落地过程中可能会有复杂的博弈,首先要解决的一个问题,具体支持比例是多少?对需要投入大量资源和时间的研究领域,很多发达国家能达到70%~80%的比例,中国很难一下子提升到这一水平。

  中国当下的基础研究以“中央财政支持”为主,其特点是科研人员主要通过项目竞争的方式获取,这些项目分布在科技部、基金委等不同科研管理机构中,每类项目对应不同的资助额度和周期,项目评审也由政府机构组织临时性的专家委员会进行,这种竞争是全国范围内的优中优选。

  黄智贤告诉谭主,更可贵的是大陆的高铁技术自有,可以输出。台湾却完全没有技术,处处仰人鼻息。“只要记得台湾高铁那一页荒唐史,就会知道,背后百姓的辛酸泪。”

  上海交通大学物理与天文学院教授李亮认为,基础研究中有一类,短期内看不到任何未来的应用场景,比如寻找质量的来源或正反物质不对称起源,这些问题是关乎宇宙发展和演化的终极问题,不能用简单需求去套。中国科学院院士、中科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周向宇对《中国新闻周刊》说,目前过于强调“自由探索和需求导向”的二分法容易让人产生一种误解:自由探索型的基础研究是漫无目的的,实际上,其目的是构建新的科学知识体系。

姜怡伶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