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349场活动扮靓“文化和自然遗产日”

来源: 雷科技
2024-06-06 06:08:48

  地处中国西南边陲的云南省,各民族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创造了多姿多彩、特色鲜明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每年6月第二周的星期六,是一年一度的“文化和自然遗产日”。4日召开的2024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暨“七彩云南·非遗购物节”宣传展示系列活动新闻通气会,介绍了云南非物质文化遗产、2024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暨“七彩云南·非遗购物节” 等相关情况。

  本次活动由云南省文化和旅游厅(云南省文物局)、昆明市人民政府主办,包括民族民间歌舞乐、传统戏剧曲艺展演,“七彩云南·非遗购物节”,云南省非遗实物展等7大项、349场宣传展示活动。6月8日在昆明市博物馆举行启动仪式,系列活动主要集中在6月中旬,部分持续至2025年。

  其中,“七彩云南·非遗购物节”将分别在昆明市博物馆、官渡古镇举行,将有130余项传统工艺、传统医药、传统饮食类非遗代表性项目进行展示、展销及提供体验;云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实物展将展出云南各民族传统服饰和刺绣作品,民族剪纸、皮影、乐器、东巴画、舞蹈面具、戏曲脸谱,陶器、银器等300余件展品。

  截至目前,云南省“格萨(斯)尔”“傣族剪纸”“中国传统制茶技艺及其相关习俗”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遗代表作名录。全省国家级、省级、州市级、县(市、区)级四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分别为127项、686项、3015项、7766项,四级代表性传承人分别有125人、1419人、3568人、12563人,其中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及代表性传承人分别居中国第10位、第8位。此外,迪庆州、大理州入选国家级(民族)文化生态保护区。

  欧洲大型船厂是邮轮等巨型船舶的主要建造者,截至2019年8月,意大利芬坎蒂尼、德国迈尔和法国大西洋三家船厂手握全球90%以上的大型邮轮订单。据前瞻产业研究院整理,欧洲7万总吨以上邮轮年产能为8艘左右,2025年前交付的邮轮建造船位基本已满,但每年全球邮轮需求量约为15艘,供需极不平衡。“研制国产大型邮轮恰逢其时。”李嘉宁说。

  而如今,房地产企业不复当年,与之配套的门业也受到影响。1月30日,王力安防发布业绩预告,预计2022年年度净利润为-2500万元到-3700万元。

  “日语‘卡哇伊’这个词在世界上广为人知,日本人对‘可爱文化’的喜爱之情非常强烈。”砂帆子说,大熊猫圆圆的,喜怒哀乐一目了然,一举一动可爱炸裂,深深激发了人们心中对可爱事物的向往。“追星”大熊猫超过30年,香香让她“沉迷到了极点”。

  船舶行业被政府列为“产能严重过剩行业”。对“中国造船产能严重过剩”更准确的描述应该是“高端产能不足,低端产能过剩。”当时中国主要以附加值较低的散货船船型为主,世界占比高达70%。而韩国新船订单中,“油船、散货船、集装箱船”这三大船型分布比较均衡,且LNG/LPG、大型钻井装置等高端船型的份额较大。

  为研制第一艘国产大型邮轮,从设计规划、工艺工法到现场管理,中国船舶集团(以下简称中船集团)上海外高桥造船有限公司的工程师几乎全面革新了此前的造船技术。

  订单有了,谁来造船?柴树藩为此单独约谈了原大连造船厂厂长孙文学,孙文学后来曾对媒体回忆,当时之所以敢接下任务,也是铤而走险,“船厂两万多人要吃饭,要干活,怎么能不接订单?”

陈彦学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