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找桑叶有点难 学校不能做“甩手掌柜”

来源: 能源网
2024-06-18 18:20:36

  每年春天,一些地方的小学生家长就进入“找桑叶”模式。

  据悉,在小学三年级《科学》课程中,有“动物的一生”课程内容,需要学生通过饲养蚕、观察蚕,了解蚕所经历的各个时期及特点。因此,养蚕成了不 少小学生的任务。

  “做天难做四月天,蚕要温和麦要寒”。听着蚕宝宝吃桑叶时发出的沙沙声,看着它们变得白白胖胖并“上山”结茧,养蚕是很多乡村孩子童年的美好记忆。

  但是,孩子一旦开启养蚕活动,才发现与小时候的记忆完全不是同一码事。刚孵化出来的蚕宝宝,食量极其有限,购买时商家赠送的桑叶还能顶得住。可是,随着蚕宝宝一天一个样地变化之后,“食粮”迅速告急。于是,家长们纷纷“八仙过海,各显神通”:有的寻遍社区的边边角角,有的驱车几十公里去农村找,有的上网购买……

  在物流发达的现代社会,只要舍得花钱,桑叶问题不难解决。但是,不是自己亲手采摘桑叶,不仅体会不到劳动的乐趣,喂养的感觉也缺失了很多。更重要的是,本该孩子做的事情,却异化成了“家长作业”,孩子倒成了“打酱油”的,恐怕背离了教育的初衷。因此,不乏有人建议学校以班级或小组为单位,指导学生集中养蚕,或者根据孩子的兴趣各家养不同的动物。不过,这些声音似乎并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小学生家长集体“找桑叶”的场景,依然年复一年地上演。

  养蚕和找桑叶虽然只是小事,但其折射的中小学实践教育中的家校协同问题不容忽视。作为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途径,实践教育不仅能够让学生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还能够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创新精神和社会责任感。令人遗憾的是,一些实践教育只顾布置任务,却没有充分发挥指导作用,给家长制造了过多负担。

  以养蚕为例,学校应当成为主要组织者和引导者,提供必要的资源和指导,比如养蚕所需的桑叶、蚕种等,学校可以建立校内实践基地,如设置养蚕室让学生认领蚕宝宝,建立小型植物园种植桑树等植物,供学生观察和学习。

  生命教育也不见得就一定要养蚕。我们不妨借鉴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的做法,比如组织少年植物栽培家小组、园艺小组、养蜂小组、养花小组等,为学生的校园生活提供丰富多彩的样本,让不同兴趣、不同喜好的学生参与不同小组,获得适合自己的个性化成长。

  学校不能做“甩手掌柜”,家长也要端正认识。换个角度审视,寻找桑叶也可以成为培养孩子解决问题能力的一个契机。家长可以和孩子一起思考,尝试用不同方法解决问题,比如能否通过科学方法找到替代品,鼓励孩子与同学一起合作解决问题,培养团队合作能力……直面挑战的过程本身也是教育的一部分,这样的经历对孩子的成长不无裨益,不要什么事情都急着“包办”。

脱口而出的一句话

  <img style="border:px solid #000000" src="//i2.chinanews.com.cn/simg/cmshd/2023/01/10/539acaf79b944ebd82b3ec5c4309f6d8.jpg" alt="" />

  萨摩耶云科技集团首席经济学家郑磊也表示,券商股在指数中占比较高,拉动大盘的能力强,而且仍处于较低价位,拉动券商股的风险较小,效果也更为显著。

  如今,在前后历经七轮疫情冲击后,2022年6月起,日本以“小碎步”的节奏宣布开放国门:起初要求必须跟团;10月11日起,跟团限制被废除,持有效疫苗接种(三针)证明者前往日本之前也不再需要做核酸检测,日本旅游业全面放开。

  <strong>(新春走基层)山东巨野:冬闲“棚不闲” “致富能人”过忙年</strong>

  <a target='_blank' href='/'>中新社</a>台北1月10日电 台立法机构10日三读修正通过“平均地权条例”部分条文,明定不得散播不实信息影响不动产交易价格,炒作行为最高可罚5000万元(新台币,下同)。

刘志明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