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行·看振兴)花稻轮作:让“花田”变“良田”

来源: 36氪
2024-06-06 05:36:33

  中新网延平2月23日电 (张丽君 黄雯娟 林芳)在中国三大鲜切花基地之一的福建省南平市延平区,百合小镇王台镇道路两侧,一座座 百合大棚矗立在田间地头。临近元宵,花农们正在田间地头快碌着,物流园的卡车、点对点专车都在装车。

  “今年销量很不错,从农历十二月开始到现在,销量平均每天三车。”当地种植户叶盛立告诉记者。

  农户们正在忙碌分捡、打包等。“我们每年非农忙时,正好过来帮忙,一年也会新增一万多块钱。”正在打包的农户黄阿姨说。

  延平百合花期长、花苞大。叶盛立从2010年开始在当地种植百合,从8分地开始到现在种了120亩。“科特派的技术支持,还有政府在产品销售上的帮助,一下就发展起来了。”

  每年到4月百合花结束时,花球要挖出来进行冷藏,土地要进行泡水消毒。福建省最美科特派陈文靖说,土地常年一直种植百合花,将导致土地逐年板结或沙化;于是,探索出一条设施大棚内“花—稻”轮作全程机械化生产模式,让“花田”变“良田”,实现了土地的高产高效种植和农业可持续发展。

  花稻轮作水旱栽培模式,即4-9月种植一季水稻后,10月至次年3月再种植百合花。如此,一方面破解了“小百合”发展瓶颈,另一方面有助于改良土壤,减少土传病虫害,在守牢粮食安全底线的前提下,实现百合产业发展新突破。

  百合花收获后再种植水稻,可减少化肥用量,降低水稻种植成本。同时,百合花设施大棚花稻机械化生产的推广应用,实现设施大棚内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比传统人工种植每亩少投6.5个工日,可节约人工成本780元。

  当地花农说,花稻轮作“长出”水稻与百合花两份收入,亩产值可达6.12万元。

  目前,王台镇花稻轮作面积4500亩,年产百合花鲜切花8000万枝,年均产值2.3亿元;年产水稻176万公斤,产值528万元。花稻轮作,不仅让百合花产业成为一道靓丽风景,还展现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完)

  如今,佛山市这两个领域的企业大多是从当地最初作为陶瓷机械、木工家具机械、金属压力成形机械等产业配套支持的传统装备制造业发展而来。起初,它们只是“佛山制造”的粗放型“工具”,经过多年的科技创新与数字化转型,站在了行业智能装备制造的高端。例如,宏石激光在激光切割、切管设备细分行业均位列全国前茅,东方精工在瓦楞纸箱印刷设备行业内的排名在世界领先……

  “中国的人工智能应用场景广泛,市场潜力很大,这些优势推动中国人工智能技术不断升级。希望有机会与更多中国同行交流。”美国科技初创企业Ottonomy首席执行官利图卡·维贾伊说。

  “它让我懂得了爱的意义”

  截至2021年底,中国城镇化率已提升至64.7%。与此同时,中国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从2012年的24565元增长到2021年的47412元,翻了近一倍。超1亿农业转移人口和其他常住人口在城镇落户目标顺利实现,85.8%随迁子女在流入地区能接受义务教育,城市落户门槛大幅降低。

  多年来,在希望工程的爱与关怀下长大的苏明娟,实现了从受助者到捐赠者的转变。“因为自己淋过雨,所以想给别人撑把伞。”苏明娟说。

  大会聘任两江新区第一批全球招商顾问。包括德国联邦经济发展和对外贸易协会主席米夏埃尔·舒曼,罗兰贝格全球管理委员会联席总裁戴璞,香港科技大学教授李泽湘,中国汽车工程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专家、原董事长李开国,全国工商联副主席、赛力斯集团董事长张兴海,江西赣锋锂业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总裁李良彬等11位来自国际商协会及高校院所、汽车、电子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金融投资等领域的“大咖”,将作为两江新区首批全球招商顾问,积极宣传,为其引进更多优质的全球项目及高端人才。

蔡孟吉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