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凉山:旅游业见证茶马古道古村落的蝶变新生

来源: 人生五味
2024-06-06 09:36:49

  中新网凉山6月5日电 (单鹏 汤雁)穿上彝族传统服饰,在百年古寺灵鹰寺特有的橙色墙壁前拍下写真……位于四川凉山西昌邛海畔的大石板古村,有一种历史文化与民族风情交织的气质。众多旅游爱好者在社交平台发布的旅游攻略,让这里成为高人气打卡点。旅游旺季时,每日多达上万名游客慕名来到此地。

  始建于明代的大石板古村背靠螺髻山、面向邛海,是一个与古寺、古井、古树、古民居相依相伴数百年的古村落。这里是曾经滇藏茶马古道和南方丝绸之路上的重要驿站,历来为商贾云集之地。

  过去很长一段时间,大石板古村村民过着靠山吃山、靠海吃海的生活:一边在邛海打渔,一边在周边耕种。由于当时水电等基础设施并不完善,许多宅基地和农房长期闲置,资源得不到利用,不少村民选择外出打工。2009年起,凉山实施西昌邛海生态保护与湿地恢复工程建设,沿湖的5万余人全部搬迁至新的安置区。生态环境保护倒逼大石板古村改变传统的生产生活方式。

  旅游业唤醒了这个沉睡的古村落,促使大石板蝶变新生。据大石板社区党支部书记尹俊介绍,大石板古村确立了由传统农业渔业向旅游康养产业转型的方向。为此,村里建起了特色餐馆、书店、茶室等业态载体;引进多家知名民宿品牌,鼓励村民把拆迁安置房、闲置集体资产利用起来,修建民宿和餐厅;设计开发农业研 学课程,实现农文旅融合……越来越多的村民吃上了旅游饭、生态饭,旅游经济变成了主导产业。

  随着旅游经济风起,短短数年间,大石板古村就涌现了数十家旅拍门店。每逢节假日,外地游客涌入大大小小的旅拍门店。人们换上颜色鲜艳的民族服装和头饰,在摄影师的“指挥”下拍出心仪的照片。2023年春节后,彝族青年摄影师里合回到大石板古村从事旅拍工作,“我听说家乡旅游发展起来,旅拍越来越火,感觉前景很不错。”里合表示,在旅游旺季,他每天要接10多个拍摄订单。

  各民族在大石板古村交往交流交融中孕育出文化之美,服饰是重要的代表。在大石板古村的旅拍门店,能看到彝族、藏族、苗族、傈僳族等民族服饰以及汉服。里合说,人们在挑选不同颜色的服装和不同款式的帽子时,能够了解民族服饰背后的文化内涵,而当远道而来的顾客把照片分享在社交媒体上,也是在推广民族民俗文化。

  为了吸引更多游客,大石板古村进行了旅游设施建设和提升,例如修缮古建筑,打造特色民宿等。古村设计巧妙融入了当地独特的土坯房文化、茶马文化,展现乡村古朴风貌,为游客提供融入自然、文化与生产生活方式的沉浸式、个性化体验。截至目前,大石板古村共有民宿232家、餐厅85家,通过发展旅游业,直接带动村里1000余人实现家门口就业,平均每户年收入超3万元,年增长近50%。

  归心“12间”是大石板古村壮大集体经济自建自营的一家精品名宿。该民宿经理肖文婷表示,这家民宿原来是村里的打米房,长期处于闲置状态,经过加固改造,变成了一栋精致的民宿,“这间民宿在旅游旺季的入住率能达到百分百,旅游淡季的入住率也有三四成。”

  大石村旅游业的发展,是旅游促进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鲜活案例。尹俊表示,大石板社区辖有汉族、彝族、回族等10个民族聚居,总人口7952人,其中汉族约52%,彝族约44%,其他民族约4%。通过高质量发展旅游业,当地各民族村民在经济上相互依存,在相互协作中加深了彼此了解,增进了感情。同时,民族风情将是大石板古村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金字招牌”,“我们还要进一步发掘民族文化,邀请外地游客到村里过特色节日,让他们感受老乡们的热情。”(完)

  2023年1月6日,商务部新闻发言人束珏婷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元旦假期,商务部重点监测零售企业的粮油食品、饮料、日用品销售额同比分别增长11.3%、10.2%和2.6%。根据商务大数据监测,“年货节”前5天全国网络零售额达2080亿元,比上届同期增长4.7%。其次是跨省游、长途游需求明显增长,热门旅游目的地酒店住宿率和预订率持续提高。此外,机构数据显示,元旦三天电影票房突破5.5亿元,全国影院营业率达到85%,创10个月以来新高。

  对于网络上的不同声音,有关部门不妨认真倾听,结合本地实际情况,努力在各方诉求之间找到“最大公约数”,从而制定出让尽可能多的民众满意的方案,而不是简单粗暴地搞“一刀切”。

  趁包机出境,何兴茂拜访了所有的老客户,还见了4个新客户。由于家用电器有六七个月的研发生产周期,相比当场拿下订单,何兴茂的重点是沟通新品方向。“因为日元贬值的问题,客户当然希望价格能更低一些。但对于已经定好的价格,日本客户不愿意麻烦供货商降价,结果就是老产品卖到后面,没有利润,客户也就不能再卖。所以相比降价拿订单,更重要的还是用性价比更高的新品来替代,这才是我们的机会。”何兴茂解释。

  为了感谢大家的帮助,陈金英一直默默地回报着社会。2021年,她给山区捐赠了1000条羽绒裤;2022年,她再次为养老院送去厚实的羽绒服,帮助老人们度过寒冬。

  很多感染后迅速返岗的医护人员,都觉察到身体状态赶不上感染前,有的一边咳嗽一边上班,有的忍受病痛给患者输液。在北京大学国际医院急诊室,一位39岁的医生有高血压、糖尿病,原本早就打了辞职报告,“一看疫情了,他就不走了”,感染后硬撑着上了两天班,又开始发烧,最后顶不住了。

  对于纺织、家居等行业,得益于12月中下旬在迪拜举行的2022年中国(阿联酋)国际贸易博览会,中东地区也成了此次包机出海的热门目的地。据桐乡市商务局外经科科长张向亮介绍,中东市场正在成为桐乡外贸的新蓝海,从统计数据来看,桐乡对中东、非洲等新兴市场的出口增长速度加快,比重也在快速扩大。因此,能够辐射中东和非洲的迪拜,是商家必争之地。

黄美慧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