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天造谣7000条”,人工智能技术不能这么用

来源: 中国日报网
2024-06-20 10:39:29

  与以往靠自身发挥想象力杜撰“小作文”不同,如今利用AI造谣的门槛和成本更低。只需要输入关键词,AI软件就能自动在网络上抓取素材生成文本,再配上貌似和事件具有相关性的虚假图片,一条图文并茂、“有图有真相”的谣言就诞生了。

  可怕的是,这一过程基本不需要人的参与,就可实现谣言的批量生产。比如,发布“西安爆炸”虚假新闻的账号所属机构,最高峰一天能生成4000至7000篇假新闻,每天收入在1万元以上,而公司实际控制人王某某经营着5家这样的机构,运营账号达842个,这一数字触目惊心,令人十分不安。

  造谣难度降低了,其产生的负面影响陡然增大。AI造谣能生成极为逼真的图片、音视频,这就颠覆了“有图有真相”的常规认知,蛊惑性极强。以新闻报道的口吻生成所谓的“突发新闻”,再配上耸人听闻的标题,短时间内就能快速传播,让不明真相的民众轻信,易引发社会恐慌,扰乱社会公共秩序,对社会信息生态造成极大的破坏,而相关部门的查证、辟谣则要浪费大量的社会资源。

  造谣、发布、扩散,说到底,是有人看到这背后有利可图。在警方查获的数起造谣案件中,当事人将 虚假消息发布在平台,平台会根据文章的点赞数和阅读量支付相应的报酬。在这一规则的刺激下,不法分子利用AI技术“加持”,追求谣言更逼真、内容更猎奇、传播更快更广,博取更多眼球,从而牟取流量带来的巨大经济利益。

  刺破不法流量经济的美梦,需要法律利刃出鞘。一些人奉行流量至上,心中既无法律观念,也无道德底线,甚至把冲撞法律红线的行为当成流量密码、炫耀资本。网络并非法外之地,在互联网造谣情节严重的,将被依法追究法律责任,这应该成为悬在每个网民头上的警钟。同时,惩处造谣的力度也要再有力一些,让造谣成本再大一些。

  谣言通过平台发布传播,平台理应负起主体责任。作为具有技术优势的一方,平台要在内容甄别、阻断谣言、防止扩散方面积极主动作为。现有的内容监管机制还有哪些漏洞、分成机制是否合理、处罚措施是否完善,这些都应该成为平台查漏补缺的重点。对于造谣者,该警示警示,该截流截流,该封号封号,让毒流量“利尽而断”。

3、中奖套路

除了武磊、王燊超、吕文君之外,像前国脚范志毅、孙继海、徐云龙等人都在卡塔尔世界杯期间出镜参加节目、点评比赛,所以虽然卡塔尔世界杯没有中国队,但中国的世界杯氛围是非常好的。

尽管正值冬季,波斯湾西南岸的气温仍有可能达到25℃到30℃。为了给运动员和球迷提供舒适的比赛和观赛环境,卡塔尔史无前例地在球场内安装制冷系统。

在自己的球迷协会因为没有球队解散以后,磊子加入了中国龙之队球迷协会,如今已经是副会长,国足的比赛中,每场的看台上都会有他的身影。

为了打造一块属于卡塔尔世界杯的草皮,三家国际公司联合为卡塔尔土豪服务:草坪咨询公司 STRI 负责整体规划、Atlas Turf 选出适合在当地生长的草的品种并提供草源,SIS Pitches 则给出混合草坪的解决技术。

然而,同气连枝也好,自带默契也罢,这都不能掩饰卡塔尔国脚群首战的集体低迷,尤其是3年前的亚洲杯金靴和助攻王——作为卡塔尔前场双星,阿尔莫兹·阿里和阿费夫本场,都毫无存在感。

杨俊霖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