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开限购会怎样促进新能源汽车消费?

来源: 一点资讯
2024-06-11 20:45:09

  逐步取消新能源汽车限购政策发 布,部分限购城市政

  放开限购会怎样促进新能源汽车消费?

  本报讯(记者窦菲涛)国务院近日印发《2024—2025年节能降碳行动方案》,提出逐步取消各地新能源汽车购买限制,落实便利新能源汽车通行等支持政策。消息引发各界广泛关注。汽车业界普遍认为,如果放开对新能源汽车的购买限制,将极大促进新能源市场容量的释放,提升新能源汽车的市场渗透率,加速市场竞争和行业的洗牌,同时促进和扩大消费。

  这些限制政策对汽车消费需求释放产生了直接影响。5月26日,随着最新一批新能源指标的释放,北京的新能源汽车市场升温明显。深蓝汽车京津冀大区经理庞学铭介绍,汽车指标公布后,北京市场的主力门店日均客流较新一批指标释放前环比增加70%左右,销量环比增加65%左右。

  近年来,为了进一步释放汽车消费潜力、更好满足人民群众购车需求,中央、地方持续调整优化相关政策。2023年7月,国家发改委等部门联合印发《关于促进汽车消费的若干措施》,提出优化汽车限购管理政策,鼓励限购地区尽早下达全年购车指标,实施城区、郊区指标差异化政策,因地制宜增加年度购车指标投放。随后,国务院发布《关于恢复和扩大消费措施的通知》,明确各地区不得新增汽车限购措施,已实施限购的地区因地制宜优化汽车限购措施。今年3月,国务院印发《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行动方案》,再次提及“因地制宜优化汽车限购措施”。

  近期以来,一些城市加快步伐,优化放宽对新能源汽车购买的限制。日前,深圳市交通运输局发布《关于调整新能源小汽车增量指标申请条件的通告》,取消非深户籍人员申请新能源小汽车增量指标社保限制,放宽名下仅有1辆在深圳市登记的小汽车个人申请混合动力小汽车增量指标的条件限制。针对小客车指标“久摇不中”的个人,最新修订的《广州市小客车指标调控管理办法》明确,今年7月1日起,累计摇号次数达72次以上的,可直接申请获得小客车指标。

  “从促进消费的角度看,放开新能源汽车购买限制是一个必然的趋势。”中国汽车流通协会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分会秘书长崔东树接受《工人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在当前汽车消费需求有待提振的市场环境下,放开限购是一个合适的时机,特别是因为限购影响汽车保有量的城市,客观上具备产销提升的空间和消费能力,放开限购的压力也不大。

  按照生态农业发展的理念,龙华生态农业基地流转了1000余亩撂荒地,进行了整体平整,通过修建2100米主生产道路及辅助道路和对种植区进行边坡处理,3个蓄水池、5000多米灌溉主管网和12万米滴灌管配套的大田区、蔬菜大棚区、果树区三大片高标准农田很快成型,站在山坡放眼望去,整齐排列的大棚和大片蔬菜地映入眼帘,田成方、路成行、渠相连、水相通的崭新面貌,为乡村振兴打下了坚实基础。

  类似日韩的歧视性做派罔顾科学,属于典型的政治操弄。近期多国卫生健康专家表示,中国目前流行的新冠毒株之前已经在世界其他各地传播,任何地方都有可能出现新的毒株,所以没有必要针对中国采取特别入境限制。联合国秘书长发言人杜加里克日前表示,会员国应该遵循世卫组织的指导方针,筛查旅客方面必须且只能以科学为依据。世卫组织欧洲区域负责人克鲁格也表示,目前中国出现的毒株早在欧洲以及其他地区出现过,预计暂时不会对欧洲区域产生重大影响。他进一步解释,部分国家对中国采取了入境限制措施,但应当以科学为基础,不能带有歧视。

  物流通道是经济循环的“血脉”。重庆不沿边,不靠海,要实现高质量发展,发挥“三个作用”,必须深度参与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分工,航空物流通道体系不可或缺。为此,重庆市政协委员、重庆机场集团总经理黄伟向大会提交了提案《关于培育高质量航空物流通道体系,助力重庆内陆开放高地建设的建议》。

  提案中,周远征还建议重庆市政府相关主管部门牵头成立联合工作组,研究如何为在东盟国家进行经贸往来的重庆人员提供必要保障。在此基础上,联合工作组定期发布白皮书,为公众提供当地商贸机会、治安情况等精准讯息。

  线下商业始终是消费的重要场景。无论是商圈的氛围感还是小店的个性化,对消费者来说都有不可替代的吸引力。如何打造特色消费场景,更好满足消费者个性化需求?如何通过新体验、新服务让线下商业红火起来?这是眼下商家值得思考的问题。

  <strong>因地制宜找准路子——“立足本地资源发展特色农业”</strong>

黄莉绿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