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药茅长春高新,股价又一次被“鬼故事”暴击

来源: 中华网
2024-05-30 22:20:46

  来源:医药投资部落

  截至收盘,长春高新报104.49元/股,跌6.05%,最新市值422.6亿元。

  作为曾经市值数千亿的医药白马股,这个股价稳定性,确实差了一点,长春高新投资者这几年的持股体验,想必也不会太好。

  作为曾经市值数千亿的医药白马股,这个股价稳定性,确实差了一点,长春高新投资者这几年的持股体验,想必也不会太好。

  和此前多次单日暴跌一样,此次长春高新的股价波动,仍然是来自一则莫须有的市场传闻。

  不同的是,此前的传闻多和生长激素的集采有关,而这次的鬼故事换了一个新版本,市场传言:长春高新有部分货币资金被占用,可能有ST风险。

  长春高新财报显示,截至2023年年底,公司确有一笔资金被长春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理委员会占用,余额为13.38亿元,账龄在5年以上。

  根据公司公告,长春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理委员会是长春高新的间接控股股东。

  如果上述资金占用属实,那真的是撞到了监管的枪口上。

  根据深交所的监管规则,如果上市公司被控股股东方非经营性占用资金规模达到净资产的5%以上,或 是占用金额超过1000万元,在一个月内未清偿或整改的,股票将被“S

  就在2024年4月,深交所更是推出新规,旨在加强对大股东侵占监管震慑,具体而言,当公司被控股股东或关联人非经营性占用资金余额达到2亿元以上,或占公司最近一期经审计净资产绝对值的30%以上时,若未能在中国证监会规定的期限内完成整改,将面临退市风险。

  所以,相比于此前多次生长激素集采的传言,本次的市场传言来得更为凶险。

  长春高新也对此进行了紧急回应。

  长春高新相关负责人表示,对于投资者近期关注的应收款事宜,不属于大股东非法占用上市公司资金的情况,相关款项不存在坏账风险,更不存在所谓被ST的风险。

  长春高新进一步解释,长春高新“其他应收款”中的13亿元“政府款项”并非非经营性资金占用,而是双方的经营性资金往来。

  2018年,长春高新中标了一个旧城改造项目,合同规定公司需要垫付拆迁款。在该地块清理完成后,政府会把该地块挂牌,并指定公司拍地。在拍地完成后,政府会将此前垫付的拆迁款结算给公司。

  但由于地产行业大环境影响,目前没有打算进一步拍地,因此这笔款项未能及时回款。未来拍地完成后,上述款项也可以得到结算。

  对于公司上述反馈,也有投资者质疑:在当下的地产大环境中,这笔钱要到什么时候才能收回来?

  上述款项最终如何了结,尚待长期观察。

  值得关注的是,长春高新股价在2021年曾达到523.00元/股,公司彼时被称为“药茅”。

  但是此后,在多次生长激素集采传闻以及竞品的研发进展不断推进等消息的刺激下,长春高新的股价进入了漫长的下跌通道。

  截至2024年5月30日,长春高新收盘价报104.49元/股,距离最高点已经下跌了超过80%。

  信息技术能力建设尤为重要

  2022年11月3日至12月30日,铁矿石价格迎来一波上涨。期间,铁矿石期货主力合约结算价从613元/吨上涨至858元/吨,涨幅近40%,同期,普氏指数价格上涨47.6%至117.35美元/吨(折算期货标准品价格为951元/吨,下同);新交所铁矿石掉期主力合约上涨49.1%至117.15美元/吨(折950元/吨);青岛港61.5%PB粉上涨33.9%至854元/湿吨(折908元/吨)。整体来看,内盘铁矿石期货主力合约价格及涨幅均低于境外指数、衍生品价格,期货价格也低于港口主流现货价格,这在一定程度上起到抑制现价过快上涨的作用。

  支持房企股权融资的“第三支箭”发出,正进一步有效化解房企风险,加快推动行业风险出清,对“稳预期、稳信心、稳投资”起到重要作用。但从实操层面来看,其中涉及并购重组的交易资金规模大、并购程序繁琐,方案是否成功也存在不确定性。在笔者看来,这期间,上市房企需谨慎处理三大关键点。

  “综合各个债券分项来看,随着此前债市快速调整到位,部分券种出现了一定的配置机会。后续随着疫情高峰期结束,债市核心关注点将会向信用扩张及经济企稳转向。目前,债市逐步计价地产与疫情防控变化影响,经济基本面依旧低迷与疫情发展不确定性使得债市尚不具备连续大幅回调基础,但市场预期2023年二季度经济大概率反弹,对债市交易形成压制,机构投资者负债端波动压力与风险偏好的降低短期内难见明显改善。”中加基金表示。

  “南瓜子要平着放,芽要放在正中间,撒过水后再覆盖保鲜膜,膜的厚度也是有讲究的,太薄太厚都会影响出苗率……”张鹏一边忙乎自己手里的活儿,一边不停地帮助农户答疑解惑。

  李蓓说,2022年,全国公安机关全力服务保障高质量发展。立足高质量发展需要,聚焦实施国家重大战略,出台支持服务保障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贵州在新时代西部大开发上闯新路、浙江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等政策措施,保证1.5万趟中欧班列运行安全,更好服务保障区域协调发展。

张玉凤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