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阿合作论坛第十届部长级会议在北京举行

来源: 浙江日报
2024-05-31 07:28:35

  2024年5月30日,中国—阿拉伯国家合作论坛第十届部长级会议在北京举行。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外交部长王毅同阿方主席、毛里塔尼亚外长马尔祖克共同主持。阿拉伯各国外长、代表等出席,围绕加快构建面向 新时代的中阿命运共同体深入交流。会议气氛热烈友好,取得圆满成功。

  王毅表示,首届中阿峰会举办以来,在习近平主席和阿拉伯国家领导人战略指引下,中阿命运共同体建设取得明显进展,中阿关系进入历史最好时期。双方充分发挥元首外交引领作用,战略互信越来越深;积极落实首届峰会成果,务实合作越走越实;共同推动文明交流互鉴,民众情感越来越亲。

  王毅说,习近平主席在开幕式主旨讲话中阐释中阿关系对和平发展、文明互鉴和全球治理的典范意义,为中阿命运共同体建设指明了方向;提出共同构建中阿“五大合作格局”,将引领新时代中阿合作迈上新台阶。习近平主席还宣布将于2026年举办第二届中阿峰会,将为中阿关系浇筑下一个重要里程碑。双方要切实贯彻落实中阿元首共识和本次会议成果,重点做好四件大事:

  一要进一步增强战略互信,坚定支持彼此核心利益。中方赞赏阿方长期以来在涉及中国核心利益和重大关切问题上给予宝贵支持,也将继续坚定支持阿方维护主权独立、领土完整和民族尊严,支持阿拉伯国家加强团结合作、实现自立自强,推动热点问题政治解决,维护中东地区安全稳定。

  二要进一步深化务实合作,促进更高水平互利共赢。中方支持阿方加快推进工业化进程,愿建设更多关键基础设施项目,实施更多惠民工程。同阿方分享发展振兴红利,深化能源、经贸投资、高新产业等合作,加强治国理政、公共卫生、青年、教育交流,涵养中阿友好世代相传民心民意。

  三要进一步加强国际协作,共同维护全球治理正确方向。加强多边沟通协调,共同倡导平等有序的世界多极化,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共同倡导普惠包容的经济全球化,反对各种形式的单边主义、保护主义。

  四要进一步加强论坛建设,助力开辟中阿命运共同体光明前景。论坛已成为中阿集体合作的“金字招牌”,书写了南南合作互尊互利、互学互鉴的精彩篇章。中方愿同阿方弘扬中阿友好精神,夯实论坛“四梁八柱”,开创中阿集体合作下一个更加辉煌的二十年。

  与会各方表示,阿中双方有着共同原则、共同理念、共同主张。相互尊重、真诚友好、互利合作始终是阿中关系的主题。阿方高度评价并积极参与习近平主席提出的共建“一带一路”等一系列重要倡议,高度赞赏中方展现大国担当、发挥积极影响,在国际事务中主持公道,有力支持巴勒斯坦人民正义事业。阿方将在台湾问题上继续坚定奉行一个中国原则,反对干涉中国内政,期待深化阿中传统友谊和各领域合作,共同维护地区和平稳定,捍卫国际公平正义,为各国人民带来更大福祉。

  各方表示,习近平主席提出的中阿关系下步发展方向和构建“五大合作格局”的设想令人鼓舞,将为阿中打造新型伙伴关系、加快构建中阿命运共同体注入强劲动力。阿方愿同中方进一步加强战略协调,加紧落实首届中阿峰会及本届论坛部长会成果,扎实做好第二届中阿峰会筹备工作,实现更深层次的战略互信、更高质量的互利共赢、更高水平的包容互鉴。

  会议现场专门展示了送往中国空间站的阿拉伯国家和阿盟旗帜,会后将赠予阿方,成为中阿友好超越时空的永久纪念。

  张希清于2016年11月至2020年1月任五常市委书记,后任哈尔滨市政协党组成员、秘书长,机关党组书记,今年4月25日通报被查。

  随着生活逐渐恢复正常,在外贸持续承压的大背景下,武汉等中部地区城市要实现稳增长,进一步提振消费无疑是重中之重。而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和消费环境,也是这些地区继续实现赶超发展的良方。这,可能比打造“网红城市”的意义更为深远。

  淄博市2023年政府报告中提到,当下淄博经济社会发展还面临着产业创新力不强,新旧动能接续转换不够顺畅,重大项目和优质平台支撑作用不足,经济体量不大、产业结构不优等挑战。

  负一楼的“楚风汉味”美食街区人气尤其旺。从一些游客随身携带的鼓鼓囊囊的行李包乃至行李箱可看出,不少外地游客可能是直接下了火车、飞机就过来游玩了。

  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教授白智立告诉中新网,我国干部和各级领导干部,其主体是公务员。公务员管理,或者说我国的干部管理、领导干部的任用管理,一般而言强调逐级晋升。

  2022年,青岛、无锡、长沙组成新的“三国杀”——GDP分别为14920.75亿元、14850.82亿元、13966.11亿元,两两之间最大差距不过900余亿元。今年一季度,三城GDP分别为3503.87亿元、3391.79亿元、3468.18亿元,竞争态势趋于激烈。

陈于珊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