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周经济观察】读懂中国经济的韧性和定力

来源: 中华网
2024-05-30 16:03:51

  只要我们坚持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先立后破,加强政策工具创新和协调配合,形成共促高质量发展的合力,就一定能进一步增强中国经济的韧性、激发中国经济的活力,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注入强劲动能。

  1300亿件!这是2023年我国快递业务量,相当于全国人均快递量超90件;

  3016.1万辆!这是2023年我国汽车总产量,当年销售量为3009.4万辆,产销量连续15年居全球第一位;

  ……

  2023年,我国经济总量突破126万亿元,年度主要预期目标圆满实现,经济运行整体回升向好,高质量发展扎实推进。在已公布的年度“成绩单”中,宏观指标之外的一组组产业数据,同样令人振奋。

  这一年,我们迎来了C919大飞机量产,拥有了第一艘国产大型邮轮,还为全球贡献了四分之一的粮食、一半以上的钢铁、近六成的家电,成功顶住了各种风险挑战和下行压力。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新年贺词中所说,“中国经济在风浪中强健了体魄、壮实了筋骨”,呈现出极大的韧性和定力。

  中国经济的韧性和定力,蕴藏在每个经营主体的努力中。2023年,我国出口在高基数上再创新高,不仅实现了量的合理增长、市场份额的整体稳定,在商品结构、增长动能、区域格局等方面也实现了质的有效提升,民营企业成为外贸出口生力军。尽管外部环境的复杂性、严峻性和不确定性还在增加,外贸稳增长需要付出更多努力,但我国经济长期向好的趋势没有改变,支撑 高质量发展的要素还在不断集聚,随着政策效应逐步显现和高水平开放稳步推进,我国贸易发展新动能将加快培育,进出口稳增长、提质量、增效益的基础将进一步夯实。

  中国经济的韧性和定力,体现在火热的消费市场上。去年以来,跨越南北的出游、不断刷新的电影票房、持续攀升的客运交通,成为消费领域令人难以忘记的印记。2023年,消费成为带动经济恢复的重要力量。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突破47万亿元,比上年增长7.2%,总量创历史新高。最终消费对经济增长贡献率超过80%,成为实实在在的“压舱石”。未来,居民消费的内生动力将得到有效修复,消费结构有望继续优化升级,消费对经济增长的主引擎作用将更加凸显。

  中国经济的韧性和定力,离不开高质量投资的有力支撑。2023年,我国投资呈现出明显分化态势,在固定资产投资三大支柱中,制造业投资以6.5%的增速表现亮眼,明显高于基建投资和房地产投资增速,推动了一批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新型支柱产业快速崛起。当前,我国在新型城镇化等领域仍有大量的潜在投资机会,在“扩大有效益的投资”目标引领下,制造业和基础设施固定资产投资有望继续领跑,一些关键领域和行业跨周期投资也将持续发力,有望加速形成消费与投资相互促进的良性循环。

  中国经济“成绩单”,也给全球经济复苏和增长传递出积极信号。瑞士银行集团最新一期研究报告认为,中国作为亚洲最大经济体,得益于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经济活动正在明显复苏。2024年,中国经济增速将保持与2023年差不多的均等水平,仍然是拉动世界经济最主要的力量。

  一是统筹发展和安全,合理安排2023年政府专项债券规模,保持宏观杠杆率基本稳定。

  截至收盘,沪指涨0.14%报3269.32点;深成指涨0.98%报12097.76点;创业板指涨1.08%报2613.89点。

靠着刘勇等轨道专家的昼夜攻坚

  <strong>韩联社记者:当前韩国和中国仍维持对彼此的签证限制措施,中方对此有何看法?两国政府间是否就此保持沟通?中方是否计划同韩方协商?</strong>

  从发展基础看,我国是全球第二大经济体,拥有世界上规模最大、门类最齐全的制造业体系,220多种工业产品产量位居世界首位,在全球产业分工体系和供应链体系中占据着重要地位。基础设施持续完善,粮食、能源资源和重要产业链供应链安全保障能力不断增强。我国有14亿多人口,4亿多人的中等收入群体,正在迈向高收入国家行列,居民收入水平和消费水平不断提高,新型工业化和城镇化持续推进。超大规模的国内市场给我国经济发展带来显著的规模经济优势、创新发展优势和抗冲击能力优势。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汤念祖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