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届北京阅读季启动 全年十大重点活动建设书香京城

来源: 闪电新闻
2024-06-01 23:55:01

  中新网北京4月15日电 (记者 应妮)以“书香润京城 奋进谱华章”为主题的第十四届书香中国·北京阅读季15日在北京城 市图书馆正式启动,并发布京华好书2023年度好书以及全年重点活动计划。

  北京市作为全国文化中心,将书香京城建设作为全国文化中心建设重要目标推进,以“书香中国·北京阅读季”全民阅读品牌为牵引,在首都北京大兴读书学习之风,全年举办各类阅读活动3万余场,影响和覆盖人群达2000万余人次,全市综合阅读水平稳步增长,在全市营造出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的浓厚氛围。

  启动式上发布了京华好书2023年度好书,6大类共计23种图书入选。包括“特别推荐”3种:《“北京文化书系”(47种)》《宝水》《雪山大地》;“主题出版”4种:《世界是这样知道毛泽东的》《新时代这十年(2012—2022)》《中华文明的智慧结晶》《当青春遇见马克思》;“人文社科类”3种:《紫禁城:一部十五世纪以来的中国史》《中轴线与北京古河道》《听首席专家讲述中华文明探源工程》;“文学艺术类”4种:《阿娜河畔》《星空与半棵树》《家山》《芬芳》;“科普生活类”5种:《含泪远去的海岛:碳中和的故事》《京城绘·山川风物》《人工智能:重塑秩序的力量》《画解科学图景:100位科学人物的探索创新》《“十万个健康为什么”丛书》;“少年儿童类”4种:《“院士解锁中国科技”系列》《雨燕飞越中轴线》《猴子老曹》《太空一日》。

  据主办方介绍,这一平台以出版好书、发现好书、推广好书为重点任务,引领阅读风尚、服务读者群众,出版推荐代表全国文化中心建设成果、反映新时代首都发展生动实践、服务首都四个功能定位、展现大国首都北京形象的一系列优秀出版物。

  2024年北京市全民阅读工作将策划开展“筑梦新时代共绘新图景”主题阅读,“京彩文化青春绽放”行动计划书香行,文化传承主题阅读活动,京华好书推荐活动、书香京城系列评选、阅读盛典,“旧书新知”繁荣旧书市场系列活动,北京儿童嘉年华、青少年阅读节,阅读驿站进基层活动,云上读书季、完善全民阅读基础设施和服务体系,深化全民阅读品牌矩阵建设等十大重点安排。

  在好书分享环节,作家阿舍以“辽阔的视野带来辽阔的写作”为题分享创作与个人阅读经历,阿舍在分享中指出,写作是感受与思考的表达,阅读则是向着未知与无限的畅游。

  在讲述分享环节,首都图书馆馆长毛雅君以“公共阅读服务助力文化共享”为题,分享北京城市图书馆的智慧化设计、数字化水平提升对图书馆公共服务能力的推动,助力实现文化共享,鼓励人们养成终身阅读的习惯。

  在旧书新知阅读分享环节,中国书店党委书记张东晓、通州区渊集书店主理人杨瑾从各自深耕领域分享了旧书的阅读价值。

  活动由书香中国·北京阅读季领导小组指导,北京市委宣传部、通州区委区政府主办,会场配套开展了“京华印像”古书印刷、制作、装帧、修复互动体验活动。据悉,自4月15日启动后,将统筹全市各区、出版机构、网站等开展新书首发、诵读活动、一区一品等“悦读”“惠读”“享读”三大书香京城系列活动共计近300场,拉开北京全年阅读活动的帷幕,在“4·23世界读书日”前后形成全民阅读热潮,营造全城尚读的浓郁氛围。(完)

  那场比赛中,易建联腿部肿胀,双腿发沉,但在攻防两端不遗余力。终场前2分57秒,易建联摘下篮板后没有队友接应,球被对手掏走之后,易建联恼怒地捶打地板的画面,至今令中国男篮球迷泪目。

  东方金诚首席宏观分析师王青表示,8月政策性降息落地,但当月1年期和5年期LPR报价调整结果出乎市场预期,后期“调整优化房地产信贷政策”可能出台单独措施。

  央行近期发布的二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专栏文章《合理看待我国商业银行利润水平》表示,商业银行向实体经济发放贷款面临资本约束,化解风险也要消耗资本,我国对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有明确的监管标准。商业银行维持稳健经营、防范金融风险,需保持合理利润和净息差水平,这样也有利于增强商业银行支持实体经济的可持续性。

  与美国部分智库的人事调整同步,美方智库对华认知和行动策略也有很多新的调整和预期。美国智库亚洲协会政策研究所副所长温迪·卡特勒认为,当前到11月是双边关系的“窗口期”,双方领导人有可能在即将举行的二十国集团(G20)峰会和APEC峰会上会晤。双方可考虑为领导人会晤营造一些缓和态势,例如在贸易领域和医疗健康领域。

  增强教育强国建设的历史自信,坚定不移走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坚持把教育作为国之大计、党之大计,作出加快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的重大决策,推动新时代教育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格局性变化。”新时代十年,我们建成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教育体系,教育普及水平实现历史性跨越,为加快建设教育强国打下了坚实基础。我们要增强教育强国建设的历史自信,扎根中国、融通中外,立足时代、面向未来,加快实现从教育大国向教育强国的跨越,发展具有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现代教育。

  “‘社会发展’是一个区别于‘经济发展’的概念。过去的几十年,中国的改革是经济发展先行,到了现在这个阶段,我们发现社会发展也需要规划、研判,需要整体协调,也需要专业化和现代化。”何艳玲指出,中央社会工作部将对社会发展领域进行整体研判,确定顶层设计和整体规划。

杨心怡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