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称2023年中国独角兽企业共375家

来源: 人民日报
2024-06-18 04:57:13

  中新社重庆6月16日电 (记者 刘贤)16日在重庆发 布的《中国独角兽企业研究报告2024》显示,2023年中国独角兽企业共375家。其中,超级独角兽企业12家,新晋独角兽企业72

  2024中国(重庆)独角兽企业大会当日举行,长城战略咨询在会上发布上述报告。

  该报告的独角兽企业标准是:在中国注册,具有法人资格的企业;成立时间不超过十年;获得私募投资,且尚未上市;企业估值超过(含)10亿美元为独角兽企业;企业估值超过(含)100亿美元为超级独角兽企业。

  独角兽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持续增强。报告称,275家独角兽企业拥有发明专利,企均超70件,较2022年增长56.6%。

  独角兽企业所在地域呈现“高集聚、广分布”特征。报告称,2023年中国独角兽企业分布在56个城市。北京、上海、深圳、广州集聚超五成的中国独角兽企业。合肥、武汉、重庆、苏州等城市独角兽企业新晋速度加快。温州、扬州、宣城等7城成为独角兽企业新城。

  报告还分析了投资方:2023年新晋独角兽企业中,近半数的投资方具有国资背景。中东资本作为投资新势力加速入局,参投11家中国独角兽企业。

  成富强向记者介绍他的新年打算,“一方面,我们想把中国好的企业和产品带到阿联酋,带到海外,把‘中国制造’推向‘中国创造’,助力中国企业在海外生根发芽;另一方面,我们也会积极引荐优秀的海外企业来到中国。今年,我们计划组织多场对接活动,组织访问团队考察中国,了解中国的投资环境,还将举办第二届阿联酋华侨华人中华美食烹饪大赛,以美食为载体,推动中国文化‘出海’。”

  公开资料显示,成立于2007年的蓝天救援队是中国民间专业、独立的纯公益紧急救援机构。该机构在全国31个省份设有品牌授权队伍,全国30000余名志愿者经过专业培训和认证,曾参与过中国汶川、玉树,菲律宾,缅甸等地救援活动。

  <a target='_blank' href='/'>中新社</a>香港2月7日电 正在中东访问的香港特区行政长官李家超7日代表香港特区政府和市民向土耳其和叙利亚地震遇难者表示沉痛哀悼。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副总工程师许海东告诉贝壳财经记者,中国新能源汽车在全球占比超过60%并已开始向发达国家出口,一方面是产品优势,我国明确了新能源汽车发展方向,不断完善相关规划和政策体系,为新能源汽车产业提供了良好的发展环境。另一方面是新能源汽车供应链相对完善,制造水平持续提升。而随着“双碳”发展理念的普及,国际市场对新能源汽车的需求也快速增长。

  在当日举行的南京金融业高质量发展(香港)合作交流会上,南京市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就南京推进金融高质量发展、建设重要金融中心进行了推介。其后,与会的香港贸易发展局(贸发局)、香港交易所、工银亚洲、中银香港等就促进宁港两地经济金融合作,提出具有建设性的专业建议。

  习近平强调,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统筹兼顾、系统谋划、整体推进,正确处理好顶层设计与实践探索、战略与策略、守正与创新、效率与公平、活力与秩序、自立自强与对外开放等一系列重大关系。进行顶层设计,需要深刻洞察世界发展大势,准确把握人民群众的共同愿望,深入探索经济社会发展规律,使制定的规划和政策体系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做到远近结合、上下贯通、内容协调。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是一个探索性事业,还有许多未知领域,需要我们在实践中去大胆探索,通过改革创新来推动事业发展,决不能刻舟求剑、守株待兔。要增强战略的前瞻性,准确把握事物发展的必然趋势,敏锐洞悉前进道路上可能出现的机遇和挑战,以科学的战略预见未来、引领未来。要增强战略的全局性,谋划战略目标、制定战略举措、作出战略部署,都要着眼于解决事关党和国家事业兴衰成败、牵一发而动全身的重大问题。要增强战略的稳定性,战略一经形成,就要长期坚持、一抓到底、善作善成,不要随意改变。要把战略的原则性和策略的灵活性有机结合起来,灵活机动、随机应变、临机决断,在因地制宜、因势而动、顺势而为中把握战略主动。要守好中国式现代化的本和源、根和魂,毫不动摇坚持中国式现代化的中国特色、本质要求、重大原则,确保中国式现代化的正确方向。要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突出位置,顺应时代发展要求,着眼于解决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积极识变应变求变,大力推进改革创新,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充分激发全社会创造活力。既要创造比资本主义更高的效率,又要更有效地维护社会公平,更好实现效率与公平相兼顾、相促进、相统一。要统筹发展和安全,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健全国家安全体系,增强维护国家安全能力,坚定维护国家政权安全、制度安全、意识形态安全和重点领域安全。要坚持独立自主、自立自强,坚持把国家和民族发展放在自己力量的基点上,坚持把我国发展进步的命运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要不断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深度参与全球产业分工和合作,用好国内国际两种资源,拓展中国式现代化的发展空间。

程鸿珊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