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人物|演员倪虹洁:四十五岁,接受年龄的馈赠

来源: 中国搜索
2024-06-14 14:33:09

  中新网北京11月26日电(记者 上官云)在近期热映的电影《二手杰作》里,很多观众看到了一张熟悉的面孔:演员倪虹洁。这次她的角色是潘冬妮,一位理智而又清醒的母亲。

  倪虹洁在上海长大,小时候比较文静,现在爱说爱笑,聊天时透着一股直爽劲儿。当年,她因为拍了一支广告意外进入演艺圈,没几年又参演了《武林外传》,凭借祝无双一角爆红。

  成为演员至今,祝无双、格洛瑞亚、潘冬妮……都是属于倪虹洁的角色标签,她希望类似的标签越来越多,“这些都不用擦掉,标签越多,说明大家越认可你。”

  时间似乎没在倪虹洁脸上留下痕迹。和二十几岁饰演祝无双时相比,她现在看起来没什么太大变化,声音依旧年轻,只不过“以前拍戏总是熬大夜,现在有点熬不动了。”

  拍戏多年,她擅长从角色中汲取养分,“我们对人、对事的热情,总会被慢慢消磨,就好像一朵花,需要随时浇灌营养剂。我能在工作中找到那个平衡点,觉得每天都是全新的。”

  戏外,她的生活 节奏很慢,惊喜和快乐从日常小事中随机掉落:养好一盆花,把猫喂饱,出去遛遛弯,兴致勃勃看别人跳广场舞……晚上买个菜,边看电影边吃饭,一顿饭能吃两个小时。

  如今,45岁的倪虹洁没什么年龄焦虑,事业和生活并行向前,互相滋养。她的人生态度特别简单,“不要太为难自己,开朗的活着,身体健健康康就好。”

  家庭的“掌舵人”

  《二手杰作》讲述了一个有些荒诞的故事。父亲马寅波人到中年,梦想着出书当作家;“不省心”的儿子马默“自杀”,他考虑到面子问题,就替儿子写了一封遗书。

  没想到,他竟然借着这个机会红了,一顿炒作后,得以“逐梦文学圈”。然而,马默的苏醒,又让事情走向变得离谱。整个故事里,潘冬妮是马寅初的妻子,自始至终都保持清醒。

  潘冬妮是母亲,也是妻子,疼爱孩子,劝丈夫少撒谎,并且努力经营家庭,但也有情绪崩溃、和丈夫吵架的时候,后来婚姻还一度陷入危机。

  读剧本时,倪虹洁似乎在潘冬妮身上看到了很多影子,有自己的,也有朋友的。“好像身边一直在发生类似的事情,但是又没有人去演绎,那我就决定试试看。”

  “每个人在家庭中扮演的角色不同。”倪虹洁挺想替潘冬妮发声,也替有过类似经历的女性发声,“她们很辛苦,但有时另一半不理解,甚至觉得‘你老欺负我’,真不是这样。”

  她理解的潘冬妮,是家庭的“掌舵人”,能够独立思考,为人正直,有自己的信念感,“她分得清对与错,也不会去‘鸡娃’,觉得孩子开开心心、健健康康成长最重要。”

  走近角色,触碰角色

  最近这些年,倪虹洁不止一次饰演过“母亲”角色,但“潘冬妮”还是有些不一样。

  《二手杰作》带着点讽刺喜剧的意味,但好玩的事情很少发生在潘冬妮身上。倪虹洁也有这种感觉,“在片场,我们拍了很多潘冬妮孤独的一面,或者是她对这个家庭的付出。”

  “生活中,潘冬妮会打打闹闹,开点小玩笑。”她记得拍过一场戏,是潘冬妮跑到楼下给马寅波买早饭,买了羊肉串,“不是说想吃羊肉吗?不是吃不到吗?行,早上就给你买。”

  包括出演《二手杰作》在内,于倪虹洁而言,拍戏是一种享受,很少感觉到疲惫。反倒是无戏可拍时,她会觉得累,每每放假休息,没几天就开始纠结该做点什么,总觉得有点浪费时间。

  然而等进入工作状态,哪怕连续拍摄39个小时,她却打个盹就又精神百倍。收工时,有人拍到倪虹洁飞奔出片场的背影,衣摆随风飘起,早晨温暖的阳光,洋洋洒洒落在身上。

  拍《致1999年的自己》,剧组搭建的景里有很典型的上海弄堂,倪虹洁喜欢待在那,想象上世纪九十年代父辈在上海的日子。他们吃的东西、喝的汽水,都会让倪虹洁感到生活的美好。

  她常讲,进组拍戏带来的放松感和乐趣,跟旅行的效果差不多。“当你愿意做好一件事的时候,就会觉得开心。一想到这份工作还能养活自己,会满怀激情。”

  从祝无双到格洛瑞亚

  拍戏确实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倪虹洁的生活轨迹,但她其实不算科班出身的演员:当年因为拍了一支内衣广告,迅速走红的她阴差阳错踏入演艺圈。

  别人说倪虹洁颜值高,她不认同。“小时候,我是一个黑瘦黑瘦的小姑娘,扎着马尾,脸都没长开,穿着大人穿剩的衣服,袖子老长、裤子还肥……我真不会觉得自己好看。”

  刚入行时,倪虹洁曾经打过退堂鼓,“有一次我妈来探班,那天演的是一场情绪型的戏,需要我哭。当着我妈,我觉得自己那个样子好傻,后来就再也不喜欢熟人去探班。”

  “那时总觉得,演员是在‘演’别人,好像显得有点假。直到我觉得拍戏不是在‘演’,自己就是这个人时,角色才是活的,那种心理负担就没了。”她说。

  后来,倪虹洁遇到《武林外传》的“祝无双”一角,很快打开知名度。祝无双是个有故事的人,性格里有胆怯的一面,习惯性讨好别人,不愿意争抢,哪怕对一只猫也很友好。

  “我就是会做这些事的人。遇到什么事,别人想要,那就让给他们。”这也让倪虹洁在诠释“祝无双”时得心应手,甚至戏外真的捡了一只猫养着,每天都要抱抱它。

  一部《武林外传》,让倪虹洁结识了一群优秀的演员,奠定了对情景喜剧的认知。她唯一觉得有些遗憾的是,当时就是背台词、演戏,没有再多花些心思去更深刻地理解祝无双。

  “演员平时接触的人很多,一个月认识好几百号人,过两三个月又换了一批,很少能够深交。你只能在自己的小框框里,只能看到自己。”回想演艺经历,倪虹洁偶尔会很感慨。

  戏一部部拍,她的心态也随之一点点成熟,“你慢慢走近、触碰角色,等真正住进角色内心、过着角色的生活,那这个人物处理问题的方式,对的可能就是你得到的,错的就是你以后要规避的。”

  比如,在《爱情神话》里,倪虹洁很喜欢格洛瑞亚对待生活的不羁和洒脱,“这就是我现在要学的,那我就真的做出了改变。”

  尊重每一个角色

  荧屏与大银幕之外,倪虹洁的生活非常简单,养花、养猫,不拍戏时,也会到处逛一逛。

  她对物质要求比较低,以前搬家时,除了平时养的宠物和花草之外,经常觉得没什么是必须带走的,“很多东西你可以拥有它,也可以不需要它。所以每一天过得开心就好。”

  由年龄带来的职业焦虑,偶尔会在倪虹洁心里出现,“有时我觉得自己年纪越来越大,可能很多角色演不了,而且一辈子无法复刻。怎么还没有合适的角色来找我?我想赶紧去演。”

  但她又能很快调整心态:是不是要再努力一下,让别人看到自己在表演上的可能性?人生阅历是年龄的馈赠,自己可以不退休而选择一直拍戏,能在每个年龄段都做自己喜欢的事。

  拍戏令倪虹洁感到愉悦,她不会在这件事上给自己施加太多压力,“我想做好眼前的事,这部戏拍得很好,上映了大家说我很投入,这就是我现在的目标。”

  作为演员,倪虹洁尊重观众、尊重每一个角色,哪怕只有两句台词、哪怕连名字都没有,也得好好演。在她眼中,这同样是尊重自己,“生命一直往前走,你得对得起自己付出的时间和精力。”(完)

  据博物馆职员介绍,中间的馅是肉馅,由于当地气候干燥,基本不下雨,埋葬后水分很快被吸收,馅料、皮都没有腐烂,因而能保存至今。该职员没有谈及出土时的“淡黄色”为何后来“整体发黑了”。

  1月24日,焦作发布《大力提振市场信心促进经济稳定向好政策措施》,政策明确,指导各县(市、区)出台购房补贴和发放购房券的具体办法,支持人才购房落户,促进居民合理住房消费。同时也明确要延长契税补贴政策。

  “2022年之前没有过这么多人提前还贷,2021年下半年银行的贷款额度甚至还不够用呢。”一位商业银行贷款部门人士对记者说,这两年“房住不炒”的属性愈发明显,房子增值慢了、少了,提前还贷成为了一种减少利息的理财办法。

  [胡鑫宇尸检情况:全身骨骼完整,各脏器在位无缺失]2月2日,胡某宇事件新闻发布会上通报称,胡某宇尸体高度腐败,大部分皮肤皮革样化,头皮未见出血;全身骨骼完整,颅骨、脊椎及胸肋骨均未见骨折,部分牙齿因牙龈腐败脱落于现场,牙槽骨未见破损;胸腔、腹腔未见出血,各脏器在位无缺失,但均腐败,睾丸未见损伤;经毒物检验,胃组织和肝组织中均未检出常见的农药、鼠药、安眠镇静类成分。

  用张译的说法,他说老徐的剧本大开大合,情绪的转折特别大,戏剧冲突特别浓郁。我们演员要做的就是把这些大开大合之间的缝隙给它填满,把生活细节加进去,让观众能相信,努力让大家忽略戏剧性,但又能被戏剧性所吸引。他总结得还挺准确的。

  <strong>(六)强化合法权益保障。</strong>切实保障搬迁群众在迁出地原有合法耕地、林地、草场等承包经营权以及各类农牧业补贴和生态补偿等权益,探索整合利用腾退宅基地和碎片化集体建设用地,加快土地流转。做好迁出地和迁入地间各类社会保障政策转移接续工作,确保搬迁群众医疗保险、养老保险、城乡低保等应保尽保。有条件的地方可通过采购意外伤害保险、商业护理保险等方式,提升困难搬迁群众保障水平。加强对搬迁群众防止返贫动态监测,精准落实各类帮扶措施,对搬迁后出现突发性、紧迫性、临时性生活困难的人员按规定及时给予临时救助。鼓励支持各地在迁出区开展土地规模经营、依法依规实施国家储备林项目或油茶等木本油料种植项目,退耕还林还草,盘活迁出地土地资源,不断拓宽搬迁群众增收渠道。

王慧玲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