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研人员在月壤样本中发现天然石墨烯

来源: 扬子晚报
2024-06-24 23:33:39

  中新网长春6月23日电(郭佳 曲家伟)记者23日从吉林大学获悉,科研人员通过对嫦娥五号钻采岩屑月壤(No. CE5Z0806YJYX004)的观察分析,首次发现了天然形成的少层石墨烯。这一发现为人们认识月球的地质活动和演变历史以及月球的环境特点提供了新见解。

  据估计,星际碳总量中约1.9%是以石墨烯的形式存在,其形态和性质由特定的形成过程决定,因此天然石墨烯可以为星体的地质演化和月球的原位资源利用提供重要的参考和信息。

  科研团队在月壤样品含碳量相对较高的位置采集了拉曼光谱,确认了月壤样品中石墨碳的结晶质量相对较高。科研人员认为,月壤样品中存在碳的区域含有铁化合物,这与石墨烯的形成密切相关。

  科研团队通过扫描电子显微成像、透射电子显微成像等多种表征技术的综合运用及测试结果的多方面严谨比对分析,探究并证实了月壤样品中检测到的石墨碳就是少层石墨烯。

  科研团队还指出,少层石墨烯和石墨碳的形成可能源于太阳风和月球早期的火山喷发共同诱导的矿物催化进程。

  此项研究由吉林大学邹猛、张伟、李秀娟及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任文才等人开展,研究工作得到了国家航天局探月与航天工程中心支持。近日,该研究成果在National Science Review期刊上发表。

  据悉,2020年12月,嫦娥五号从月球带回1731克月壤样品,这是人类首次获 得的月表年轻火山岩区样品,也是中国科学家第一次拥有属于自己的地外天体返回样品。截止到今年6月初,嫦娥五号月壤样品已完成向40家科研机构的114个科研团队发放258份77.7克,目前已有多个领域70余项嫦娥五号月球样品研究成果在中外重要学术期刊发表。(完)

  《无名》的故事梗概很简洁:全面抗战爆发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共特科在上海周旋于重庆、汪伪、日本间谍机构之间,通过错综复杂的情报系统获取情报、策反敌人、诛杀汉奸,建立更广泛统一战线,直至抗战胜利的前夜——主角们一个个身份成谜,极有限的信息里,“上海”“反转”“内敛”是为数不多能提前解析的影片要素。

  为此,分局调来两架警用无人机,升空开展搜索。警方通过无人机喊话、拍摄、回传等一系列方式,运用夜间热成像功能,仅用30分钟即找到老人所在方位,并成功实施了营救。

  1月16日,为迎接兔年新春到来,广西河池市罗城仫佬族自治县四把镇思平村小稔屯举行“百兔迎新春”活动,罗城仫佬族剪纸技艺传承人罗华清带领仫佬族妇女现场剪纸,创作出各种形状“生肖兔”剪纸作品300余幅,并送到小稔屯130多户农户家中,布置“生肖兔”剪纸门花、窗花,为民众送上节日的温暖和新春祝福,并让更多人学习和传承仫佬族剪纸传统文化。

  针对办案中发现的社会管理薄弱环节、行业监管缺失或行业乱象等问题,青海健全常态化扫黑除恶机制,发出司法建议122份,有力促进铲除黑恶势力滋生土壤。

  港股有望延续上涨行情

  新京报:在全球范围内,我国的航天育种成绩如何?

曹静如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