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质量发展调研行)破解缺水“瓶颈” 黄土高原如何种出“富贵果”?

来源: 星岛环球网
2024-06-25 03:53:35

  中新网陕西延安6月24日电 (记者 陈溯)千沟万壑、水土流失、降水季节分布不均,是人们对黄土高原的固有印象。当记者再次走访延安,不仅看到曾经的黄土高坡已被绿树覆盖,更看到在当地全力破解缺水难题的努力下,片片果园茁壮成长,以洛川苹果为代表延安苹果已成为当地农民的“富贵果”。

  “以前我要骑着车到村子去拉水到果园,然后一棵树一棵树地浇灌,我和老婆两个人需要两三天才能浇完,现在好了,政府铺设滴灌以后,我一个人一会儿就可以浇完整片果园。”在洛川县槐柏镇度古村洼里组“飞天”苹果基地,今年59岁的果农路贺平向中新网记者介绍了洛川农民与苹果的故事。

  洛川是暖温带半湿润大陆性季风气候,平均海拔1100米,塬面开阔,土层深厚,日照充足,雨热同季,日照时间长,昼夜温差大,是苹果生产优生区,迄今为止已有76年的苹果发展历史,是全国著名的“苹果之乡”。全县苹果总面积53万亩,占总耕地面积的83%,可以说,苹果树就是当地农民名副其实的“生命树”和“摇钱树”。

  延安每年大约70%的降雨集中在7至9月,不平衡的降雨使得延安洪涝与干旱两大问题并存,雨水资源很难被充分利用。

  6月,正是黄土高原的旱季,记者看到,在路贺平的果园,铺设的滴灌水管将一排排果树连接,只需要轻轻扭转水龙头,水管就可以缓慢滴出水,将果树下的土壤浸润,确保果树更好成长。

  洛川县水务局局长王延彬向记者表示,从2010年至今利用中省水利项目,洛川县累计新建改造节水灌溉面积20.39万亩,建成了6个中型灌区,新型滴灌覆盖了全县约一半的苹果园,经过灌溉后的苹果在产量及质量上都有了明显的提升,实现了增产又省水的“双赢”。

  通过升级改造,农业用水效率进一步提升。以洛川县苹果研究院科创中心灌溉示范点为例,这里已实现高效节水全覆盖,灌溉主要以拓家河灌区第二泵站灌溉系统为支撑,水肥灌溉一体化自动控制。采取滴灌工艺后,每亩灌溉用水由原来的30方减少到15方左右,灌溉水利用率显著提升。同时节约了人力成本,单人操作15小时完成百亩园区的灌溉施肥。据介绍,这种高效节水滴灌模式还在当地进一步推广中。

  “以前没有滴灌的时候,我们只能靠天吃饭,旱季的时候得不到充分的水分,苹果长得没那么快,产量也不好。”路贺平说,“现在好了,通过政府免费给我们安装滴灌,再加上将原乔化果园挖改后新建矮化密植果园,苹果的产量越来越高,以前1万袋子能产4000斤到4500斤,现在可以产到5000斤到5500斤。”

  目前,洛川苹果品牌价值达829.16亿元,居全国水果类品牌价值 榜首,2023年苹果总产量近113万吨,果业综合产值达140亿元,果业兴旺持续带动农民走上致富路。(完)

  正如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所指出的,只要存在腐败问题产生的土壤和条件,反腐败斗争就一刻不能停,必须永远吹冲锋号。

  为进一步增添社会大众的信心和消费氛围,浙江眼下正如火如荼举办年货节。他介绍,通过省市县乡联动、政银社企协同、线上线下同步,浙江将举办250场以上的促消费活动,涵盖吃、穿、住、行、游、娱等12大主题,各级政府还将发放消费券超过16亿元。“大家勇敢地走出来,我们的生活会越来越好。”

  其中,积极吸引和利用外资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实现快速发展的重要经验。黄卫挺表示,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快演变,全球产业链价值链面临重构,世界各国都在大力吸引外资,力求在新的国际分工体系中占据有利地位。

  近日,巴西小伙安安的“汉服体验”系列视频,吸引不少网友“围观”点赞。在西安工作近两年的他十分热爱汉服文化,闲暇之余,他尝试不同类型的汉服并拍摄相关视频,分享在社交平台上,向世界各地的朋友们传播中国传统文化。

  “我对中国抗疫前景充满信心。”在他看来,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拥有坚定的政治意愿、出色的群众组织动员能力和必要的医疗、财政资源,得以保障中国人民在新的疫情防控阶段应对新挑战。他说,新冠疫情以来,中国通过宏观政策调控不断挖掘经济发展动力,有效应对了疫情带来的多重挑战。

  另据统计,密切接触未成年人行业人员入职查询机制施行以来,中国检察机关推动未成年人教辅工作者开展入职查询1000余万人次,解聘有前科劣迹人员4400余人,让更多孩子免受不法侵害。

黄馨士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