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竹代塑”撬动绿色大产业

来源: 顶端新闻
2024-06-14 20:16:21

  随着全球对环境保护的重视日益加深,使用竹制品已经成了一种新趋势

  “以竹代塑”撬动绿色大产业

  中国的竹林面积超过700万公顷,竹林资源丰富,竹子产业已经形成了完整的产业链,从竹林培育到竹材加工,都具备了世界领先的技术和设备。

  在近日召开的首届“以竹代塑”国际学术研讨会上,国际竹藤组织董事会发布数据:在“双碳”目标的驱动下,禁塑、限塑及塑料替代成为一大趋势,竹产业横跨一二三产业,中国产值从2010年的820亿元,增至2023年逾5000亿元,年均增长30%以上。预计到2035年,竹产业产值将超过1万亿元。

  据悉,竹制品用后可完全自然降解,竹林的固碳能力是杉木的1.46倍、热带雨林的1.33倍。全国竹林每年可实现减碳1.97亿吨、固碳1.05亿吨,如果全球每年使用6亿吨竹子替代PVC产品,预计将减少40亿吨二氧化碳排放。

  近年来,竹产业发展迅速。天眼查数据显示,目前全国现存与“竹产业”相关企业36.8万余家,其中2023年新增注册企业13.6万余家,与2022年同比增加55.5%。

  广阔前景和潜力等待被发掘

  “目前我们已投入5000余万元用于技术研发,建立竹纤维加工和环保餐具研发基地,正在筹建竹纤维材料研究院,已申报多项国家专利。”重庆忠县瑞竹植物纤维制品公司董事长王建忠说,公司即将启动第四代生产设备试生产和二期建设,今后还要不断扩大发展规模。

  记者1月14日在这里看到,企业多条生产线正开足马力生产,在智能机械臂的协助下,从竹材基地运出的竹子,经过碎解、精磨加工、热压成型、消毒杀菌等多道工序后,“变身”一套套竹纤维环保餐具,包括餐盘、刀叉、筷子、勺子、水杯等多款产品。

  “如今,以竹代塑产品在我们身边也越来越常见。从一次性竹餐具、汽车内饰、电子产品外壳、体育器材到产品包装、防护用品等,竹子产品的应用五花八门。”国际竹藤中心科研人员马建锋介绍说,全国形成了重组竹、竹集成材、竹编工艺品、竹纤维制品、竹碳制品等100多个系列上万个品种。

  数据显示,近20年来,我国竹子相关专利申请达到3万多件、新品种9个、文献近万篇、拥有竹子相关国家和行业标准196项,占世界竹子标准总量的85%以上。

  2023年11月2日,为了推动“以竹代塑”的发展,国家发改委等多个部门联合发布了《加快“以竹代塑”发展三年行动计划》。提出到2025年,“以竹代塑”产业体系将初步确立,产品质量、种类、产业规模和综合效益将进一步提升,重点产品市场占有率将显著增加。

  具有巨大的生态和经济效益

  位于缙云山麓的重庆市北碚区竹林资源丰富,在全区约4万公顷的森林面积中,竹林占约15%。北碚区探索“以竹代塑”,推动生产生活方式向环保、健康转型。记者在位于北碚的中国铁建重庆竹缠绕复合管生产基地看到,一根根厚薄均匀的竹篾条在胶合剂的作用下,通过机械手段缠绕在产品模具上,再经过固化、脱模后,最终制成一根根复合管道。

  该基地负责人刘丰称,绿色、低碳是竹缠绕复合材料能替代钢材、水泥,迅速抢占建筑市场的主要原因。企业生产的竹缠绕复合管、管廊、高铁车厢、房屋等系列产品,能够大量替代塑料制品,具有极大的应用前景。

  “以竹代塑的倡议,把整个竹产品运用到工业建筑交通等方面,是对人类未来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的、科学的举措。”中国工程院院士尹伟伦说,“以竹代木”将带来巨大的生态和经济效益。

  “竹子是世界上生长最快的植物之一,长到20米高仅需约60天,是理想的可再生纤维来源。竹子韧性好、种植便捷,又可降解,具有替代塑料的天然优势。”中国林学会竹子分会理事长蓝晓光说,我国竹类资源、面积、蓄积量均居世界第一,也是全球竹产业规模最大、竹制品生产最多和贸易量第一大国。

  浙江安吉是“中国竹工机械创新之都”,形成了竹工机械、竹刀具、竹机配件加工等较为完整的竹工机械产业链,安吉县已成为我国竹工机械重要的创新研发产业集群地。目前,全县竹产业总产值近200亿元,以不到全国1%的竹林面积,创造了超过全国5%的竹业总产值,真正实现小竹子撬动大产业。

  “经过这5年的培育,我们的产业链条和产品创意、质量都有了不小的提升。”四川宜宾市兴文县政府相关负责人说,过去5年,当地把竹产业作为“一把手”工程抓,竹加工企业从70家增长到128家,开发出竹餐具、竹食品,乃至竹丝、竹炭等上百种精深加工产品。

  国际竹藤组织副总干事陆文明称,发电机冷却塔里面的填料原来都用塑料,现在也可以用竹子。竹子的成本比塑料贵50%,但是竹子的使用周期是塑料的4倍,所以这个在“以竹代塑”产品里面是效果最好的。

  破除发展瓶颈 创新发展路径

  1月13日下午,记者走进位于重庆梁平区的“百里竹海”生态竹林民宿群,这里从整体装修、家私用具,到一次性洗漱用品,满满都是竹乡风情。民宿突出竹元素,竹餐具、竹家居、竹建筑、竹装饰,以及千姿百态的生态竹林,让人不禁发出“不可居无竹”之感慨。

  梁平区相关负责 人告诉记者,全县依托丰富的竹林资源和竹制品发展底蕴,现已发展成竹建材、竹家具、竹工艺、竹食品4大竹加工产业集群,竹加工企业93家。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梁平“亿联智慧家居”“群星装饰”“喜宝莱门业”“昊睿竹木地板”等竹建材加工企业生产的竹木地板、竹木均质板在国内板材行业占有重要市场份额;“奇爽”“上口佳”“渝每滋”等竹食品加工企业强势发展;梁平竹帘、竹雕、竹扇、竹灯笼、竹编等工艺品年产超30万件;竹桌、竹椅、竹床以及竹文化长廊、竹凉亭、竹屋等装饰用品广泛用于景区、酒店、公共设施等场所。

  “竹子是高度可再生资源,在生长3~5年达到成熟后,一片管理良好的竹林,可以在接下来的40~70年的时间里,反复收割加以利用。”四川裕同科技公司相关负责人说,企业在2018年投建的宜宾环保纸塑项目,产线主要生产可降解甘蔗渣、竹浆为原料的纸塑包装环保餐盒和纸托,在2022年实现达产。去年,该项目的环保纸塑产品实现10亿元收入。

  数据显示,我国竹制餐具中,一次性竹制品占比最大,达36%;其次为筷子,占比为28%;竹制砧板占比为11%。事实上,发展竹子产业还面临一些突出问题:装备的机械化、自动化、智能化水平低,尤其在竹材的采伐和竹笋的采收方面,产业竞争力弱;设计和工艺缺乏高科技,产品同质化竞争严重,创新能力不强;由于人口老龄化严重,竹林经营正面临劳动力不足等问题。

  “‘以竹代塑’代的是塑料,根本上是要求竹材的精深加工、拓展应用场景,靠竹浆造纸等‘单打独斗’还不够,还要发展竹纺织纤维,竹产业或会再上新台阶。”四川省林业科学研究院高级工程师孙鹏如是说。

  “当前,我国竹产业领域具有全球竞争力、掌握产业主导权的领军企业太少,规模、品牌力和产业聚集效应不强,行业内最大的企业仅为10亿元级。”重庆交通大学建筑设计学院教授姚阳坦言,只有克服劳动力成本高企、精深加工水平有限等“路障”,竹产业才能真正在这一充满想象力的赛道上,跻身头部赛手行列。(本报记者 李国)

  在前期北京市市场监管局开展的集中整治“蟹卡蟹券”问题专项工作中,北京市市场监管局发现北京诺诚盛业餐饮管理有限公司在其官方网站售卖大闸蟹礼品卡和大闸蟹礼盒,在其宣传页面显著位置存有广告内容“送领导”字样。北京市市场监管局依法对当事人进行立案调查。经查,该广告内容为当事人自行设计制作、发布。当事人的上述行为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第九条第(七)项的规定,北京市市场监管局依法对当事人作出行政处罚。

  对于消费板块的后市,前海开源基金田维认为,在2023年外部环境逐步变好的情况下,消费领域的投资价值凸显。一方面是基本面持续改善可期,另一方面目前消费板块估值较为合理,存在上行空间。他还表示,消费行业股价从2022年11月开始,随着宏观因素的变化,股价表现已经明显转好。目前市场情绪推动的估值修复已经进入尾声,预计接下来的市场表现将取决于春节旺季消费等一系列基本面反馈。他看好后续消费板块的表现,如果春节假期消费超预期表现,那么节后消费板块预计仍会有不错的表现,并且可能随着消费环境的复苏贯穿全年。

  据了解,自1月8日国家移民管理机构恢复执行过境免签政策以来,上海机场边检站已为符合条件的13名外籍旅客签发144小时过境免签临时入境许可,受到旅客青睐。

  新春观展,高雅休闲过大年。颐和园“冬日摄影与古桩盆景”摄影展、国家植物园(北园)“梦见的岁月”主题展览、北京动物园“大展宏兔”科普展览、陶然亭公园“传统民俗百科”展、紫竹院公园“日出新卯春暖兆福”——新春典籍文化展、“玉兔迎春——晁谷、舒乃仁书画展”、玉渊潭公园第十八届“春到玉渊潭”摄影比赛获奖作品摄影展等展览亮相,值得市民游客前来观赏。

  本轮调整后,国家医保药品目录内药品总数达到2967种,其中西药1586种,中成药1381种;中药饮片未作调整,仍为892种。

  新疆华力锂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是喀什经济开发区锂电池产业的核心企业,该公司负责人张卓伟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锂电池生产耗电量大,喀什经济开发区给予用电补贴。锂电池是劳动密集型产业,用工量大,这里富余劳动力较多,相对发达地区用工成本也较低。

卢玉玲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