湄公河国家留学生:博物馆是了解中国文化历史的重要途径

来源: 中关村在线
2024-06-17 21:06:06

  近年来,贵州与湄公河国家交流合作密切,在澜沧江—湄公河合作机制下多次举办“澜湄周”活动。为进一步促进双方的体育人文交流,贵州省外事办公室组织开展2024年“澜湄周”活动,邀请来自湄公河国家的33名在黔留学生16日参加2024贵阳马拉松赛,组织留学生赴贵州省博物馆参观“人文山水时光峰峦——多彩贵州历史文化展”,进一步了解贵州山水人文历史。

  在贵州省博物馆内,留学生们戴着耳机仔细听讲解员讲解,不时用手机记录。

  贵州师范大学缅甸籍留学生金菲菲告诉中新社记者:“我的家乡靠近云南,学习中文对我的生活、工作都会比较方便。在中文的学习中,就需要了解中国的文化,参观博物馆可以快速了解到更多知识,这是我学习所需要的。”

  近年来,中国影视剧不断“出海”,从古装剧发展到多元题材,吸引越来越多的外国观众,掀起追剧热潮。贵州大学柬埔寨籍留学生陈惠琳就是其中一人。

  “我看了中国古装电视剧,喜欢上了中文,剧中涉及的历史故事我想去了解,所以我15岁就在中文学校开始学习中文,至今是第7年了。”

  在此次参观中,陈惠琳最感兴趣的是博物馆里不同时代的首饰。“中国不同时代的首饰都非常好看,我想要了解关于这些首饰的故事,尽管学习中文很难,但我还是要继续坚持学习下去。”

  陈惠琳去过云南、广东、陕西、重庆等地,在中国学习的时间里,她还计划到更多的地方去走走看看,最想去的是北京故宫。“ 我想亲眼去看看在电视剧里出现的故宫场景。”

  在贵州学习期间,留学生们对中国的山水、人文、历史印象深刻,纷纷表示要将自己的感受分享给更多的人。

  贵州财经大学越南籍留学生武氏青水说:“中国历史很长,中国的文物保护很好,在博物馆可以学习中国几千年的历史,可以看到文物上留存的图案。我对中国的历史文化很感兴趣,博物馆是我了解中国历史文化的重要途径。”

  这场洪灾几乎使中图网二十多年来的心血和积蓄毁于一旦,中图网官方称,“这是企业成立25年来遭遇的最致命的损失和打击”。黄平说,下一步要做的就是先想办法让企业活下去。

  中央财经大学国际金融研究中心客座研究员张启迪认为,随着出生人数不断下降,学生越来越少,优质学区的学区房价值也会下降。“由于出生人数持续减少,而优质学区资源相对固定,更少的学生对应固定的学区,这也就意味着优质学区房的稀缺性也会下降。”

  快速恢复通电。全市投入2400余人、105台发电车、427台发电机的抢修力量,8月4日恢复16个小区供电。截至8月8日18时,除异地安置的9个村外,全部村已恢复供电。

  宁夏社科院社会学法学研究所研究员李保平接受媒体采访时说,企业主向领导干部借高利贷,除了确有资金周转需求外,更重要的是为了维持关系,可以说是一种变相的利益输送。

  今年6月6日,“中央纪委国家监委机关”在《人民日报》上发表题为《全面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在推动解决大党独有难题上忠实履职尽责》一文。

  中国监察学会常务理事、中国人民大学反腐败与廉政政策研究中心主任毛昭晖告诉《中国新闻周刊》,公职人员的高利转贷行为,往往涉及个人权力的影响力,其危害性更大,隐蔽性更强,他们利用了个人权力影响力贷到款后,又加息转贷,扰乱了金融市场秩序,增大了金融风险。

谢仕荣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