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随笔】当年轻人“炫家乡”成为一种新时尚

来源: 青瞳视角
2024-06-16 02:38:29

  【新闻随笔】

  作者:李思辉(华中科技大学新闻评论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员)

  据媒体报道,眼下争当“家乡推介官”,向他人介绍“不出名的小城市”,正成为不少年轻人的爱好。不久前,在甘肃徽县举办的一场山地挑战赛中,很多青年在线上分享赛事相关信息,推介家乡的美食、美景、风俗、特产,为宣传家乡“添柴加薪”。

  扎堆“炫家乡”的背后是小城市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从高速公路县县通、农村公路村村通,到城市道路拓宽、棚户区得到改造;从休闲广场星罗棋布、运动场馆一应俱全,到网络宽带遍布城乡、快递运输全面覆盖……在党和国家一系列政策支持下,许许多多的小城市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城市面貌焕然一新。部分小城市的基础配套不逊色于大城市,这增强了小城青年们“炫家乡”的底气。

  扎堆“炫家乡”的背后是“土”与“潮”的辩证统一。小城市曾经的“土”,归根到底是由于资源匮乏、信息闭塞等原因叠加所致。今天,地上的交通网、无形的互联网极大拉近了城市间的距离,小城市曾经的“土”已不再绝对。相反,很多时候,与某些大城市的千城一面相比,小城市的地域特色得以凸显,成了一种“潮”。山东淄博的烧烤、甘肃天水的麻辣烫、贵州榕江的“村超”、江西南康的家具……这些小城的走红,实则是地方特色由“土”转“潮”的生动案例,是年轻人认可、接纳并推崇地域特色文化的表现。

  扎堆“炫家乡”的背后是当代青年对家乡的情感认同。古往今来,人们对家乡往往有着特殊的感情,对宣传家乡也有着天然的热情。萧红的家乡呼兰“秋天最可爱”;沈从文笔下的湘西凤凰“小河水流环绕‘镇筸’北城下驶,到一百七十里后方汇入辰河,直抵洞庭”;郁达夫心中的富阳“两岸全是青青的山,中间是一条清浅的水,有时候过一个沙洲”……文人雅士用的是饱含深情的笔墨,当代青年采用的则是拍视频、做直播等方式。在他们的镜头里,家乡的山水、文化、风俗、饮食等都寄托着情感,都是最可爱的存在。为家乡“打call”,让家乡的人、家乡的景、家乡的美吸引更多人,以流量留住人们的关注,本身就是在为家乡发展积蓄能量。

  我们当然不能指望每个小城都能举办影响广泛的文体活动、出现现象级消费热潮。不过,越来越多生于兹、长于兹的年轻人主动抓住机会,让家乡被更多人知晓,这份对家乡的热爱令人感佩。谈论家乡小城并不是一个令人羞赧的话题,相反,它可以成为自信的来源、流量的保证,这样,更多小城的喜乐故事才会呈现在我们眼前,欣欣向荣的发展蓝图也会就此铺展开来。

  新华社天津1月4日电<strong>题:一湾水、一群鸟、一艘船——“一”览渤海生态之变</strong>

  民进党内部一方面在调整其两岸路线,另一边也在延长兵役政策,惹得岛内年轻群体怨声载道。这与民进党自我标榜的重视青年背道而驰。

  “刺绣改变了我的生活。”李国秀说,每个月靠它收入6000多元,还能照顾家,绣品被很远地方的人喜爱,很自豪。

  小说讲述了一个工人家庭的三个孩子的成长和际遇,以及他们生活过的城市、街区、工厂与山村里的众生与变迁。故事开始于1972年,结束于2016年,与梁晓声的人生完全重合,在人物的经历和情感中,也有着他和亲人们真实的影子。梁晓声说,他想通过这部作品弥补感情上的缺失,尤其是父亲去世后,他总觉得要用文字致敬一下他们那一代工人。并且在他19岁下乡以后,家庭重担只靠四弟一力承担,而像四弟一样当年留在城市的普通劳动家庭的青年们,在中国的文学、戏剧、影视中几乎是缺失的,他想为这沉默的一代留下一份记录。

  外资“真金白银”加码买进中国资产,看中的到底是什么?商务部研究院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张建平指出,在当前全球经济面临衰退压力的背景下,中国经济仍然保持强劲的增长动力,外资金融机构配置中国资产,瞄准的是中国市场巨大的成长空间和发展潜力。2022年以来,多项资本市场开放的便利政策接连出台,央视财经评论员刘戈认为,外资金融机构给中国资本市场带来的“鲶鱼效应”不容忽视,而中国的金融市场在高质量、高水平的对外开放中,也将变得更有活力,迈上更高的发展台阶。

  同时,该区将强化金融使命担当,加大融资纾困力度,深入贯彻落实国家和市区促进中小微企业纾困的若干措施,积极组织专场融资活动,形成“创新融资助力发展”系列交流沙龙,不断丰富多层次融资平台体系,持续发挥“融资纾困直通车”作用。提升西城区小微企业金融服务平台功能,扩大签约银行与产品发布,加大线上线下宣传推广。

白静芳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