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出境游火热升温 预测2024年将达1.3亿人次

来源: 星岛环球网
2024-06-01 00:11:27

中国游客乘坐邮轮赴欧洲观光游览。

  本报记者 赵 珊                       

  去法国卢浮宫欣赏名画《蒙娜丽莎》,到乌兹别克斯坦寻找《一千零一夜》的童话故事,在土耳其乘坐热气球俯瞰奇特地貌,到肯尼亚观看壮观的动物大迁徙……

  自去年年初出境游恢复以来,中国游客足迹遍及多个国家。中国已是国际旅游最大客源国,144个国家和地区成为中国公民组团出境旅游目的地。今年以来,出境游加速恢复,出行目的地不断增加,游玩体验丰富多彩。中国旅游研究院发布的《中国出境旅游发展年度报告(2023-2024)》显示,2023年,出境旅游人数超过8700万人次,预测2024年出境旅游人数将达1.3亿人次。

中国游客在澳大利亚悉尼合影留念。

  出游热度持续走高

  今年,随着签证利好政策陆续出台、国际航线加速恢复,中国游客出境游热情持续高涨。据文化和旅游部统计,“五一”假期,出境游客达189.7万人次。

  去哪儿网数据显示,“五一”假期,全球1035个城市接受了中国游客的酒店预订。5月1日出发的国际机票预订量超过2019年,创同期预订量的历史新高。多个对中国免签的目的地机票预订量超过2019年,哈萨克斯坦、阿联酋、新加坡等免签目的地机票预订量超2019年一倍以上。

  携程数据显示,截至今年5月,中国游客出境游覆盖近200个国家和地区、超3000个城镇。近途及中短途目的地更受欢迎,包括中国香港、中国澳门、新加坡、马来西亚、日本、韩国、泰国等。西班牙、土耳其、奥地利、斯洛文尼亚、意大利等远途目的地游客增长较快。此外,赴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沙特阿拉伯、阿联酋、科威特等“一带一路”共建国家的出境游增长明显。

  记者从多家旅行社和在线旅游平台了解到,暑期出境游预订火爆。中青旅遨游旅行董事长韩杰介绍,暑期出境游市场已迎来预订高峰期,咨询量同比增长200%,跟团游产品大多已成团。

  众信旅游集团媒介公关经理李梦然说,暑期长线产品预订已过半,欧洲全境的预订最为火爆,塞尔维亚、波黑、黑山、阿尔巴尼亚、克罗地亚、斯洛文尼亚等欧洲新兴目的地受到广泛关注。

  体验丰富玩法多样

  如今,越来越多中国游客在出境游时不再以走马观花的游览为主,而是追求深度体验当地的文化和生活。中旅旅行相关业务负责人介绍,2024年巴黎奥运会为欧洲旅游市场增添新活力,法国深度游、周边国家连线产品咨询量大幅提升;英国产品增加亲子研学、主题探索类创意线路;新西兰冰川峡湾游是大洋洲的热门产品;随着东南亚一些国家实施免签政策,新加坡、马来西亚的预订量稳步上升;近期游客对肯尼亚动物大迁徙观光游的咨询量飙升。

  “目前出境游出现了一些新特点:中国游客更偏好小团游和定制游;80后和90后成为出游主力;出游理由更加多元化,演唱会、音乐节、赛事活动等都能开启一场出境之旅;中国游客更追求松弛感和本地化深度体验。”携程出境游相关负责人介绍,“在迪拜体验沙漠冲沙、在大阪逛公园、在吉隆坡品尝美食、在曼谷学泰拳等体验,都受到中国游客欢迎。”

  韩杰说:“多次出境游经历使中国游客更加注重深度体验和与当地人的互动,而非单纯购物。”各具特色的交通方式格外受到中国游客的喜爱。“五一”假期,首尔至釜山、佛罗伦萨至罗马、伦敦至爱丁堡等境外列车线路迎来中国游客,携程境外火车票出行人次同比增长超400%。此外,乘坐马车、热气球、河轮等体验,也让中国游客深入感受目的地的风俗。

中国游客在坦桑尼亚体验当地民俗。本文图片均由中旅旅行提供

  助推全球旅游市场复苏

  今年春节、清明节、劳动节等节日期间,大批中国游客集中出游,带动全球旅游消费进入旺季。北京联合大学旅游规划与发展研究院研究员张金山认为,全球旅游市场的全面复苏离不开中国 出境游客源的全面回归

  中国旅游研究院国际研究所所长杨劲松认为,中国出境游是世界旅游发展的重要推动力和稳定器,中国出境游的复苏发展将为世界注入强大信心和发展动能。

  泰国旅游与体育部数据显示,今年前三个月,泰国接待中国游客超过175万人次,居各国来泰旅游游客榜首。泰国观光协会秘书长阿迪·猜拉达那农表示,2023年中国赴泰游客约350万人次,预计今年将增长至600万到800万人次。泰国将持续吸引和服务中国游客。

  奥地利国家旅游局亚太区总负责人雷纳告诉记者:“为吸引更多中国游客到访,奥地利国家旅游局今年开展了一系列推广活动,重点介绍奥地利的音乐文化和自然美景。中国游客为奥地利带来大量旅游收入,特别是在购物、住宿、餐饮和娱乐方面的消费,对当地经济起到显著的推动作用。中国游客的到访促进了两国的文化交流,带来了更多合作机会,同时也提升了奥地利在中国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澳大利亚旅游局局长菲莉帕·哈里森表示,疫情前,中国是澳大利亚最大旅游客源市场。澳大利亚旅游局数据显示,截至今年3月,中国赴澳大利亚游客数量已恢复至疫情前同期水平的51%。澳大利亚欢迎越来越多的中国游客到访,相信中国再次成为澳大利亚最大旅游客源市场只是时间问题。

  增进彼此人文交流

  中国游客走出国门,在了解不同国家文化、历史、风俗习惯的同时,也在展示中国形象,在与当地人交往中,展现中国人昂扬向上的姿态、开放包容的胸怀。

  旅游是各国人民交往交流、相知相近的重要桥梁。第14届中美旅游高层对话近日在陕西西安举办,出席高层对话的中美两国代表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民间交往是推动中美关系发展的重要动力。当前形势下,加强旅游合作,促进民间交往,拉紧人民友谊的纽带,将为中美关系稳定、健康、可持续发展注入正能量。

  近年来,中国加强双多边合作,与多个国家和地区共同举办旅游年活动。今年已推出2024中法文化旅游年、2024中国“哈萨克斯坦旅游年”、2024中国—坦桑尼亚旅游文化年等活动,促进了国家间的人文交流。

  目前,中国共设立48个海外中国文化中心、20个驻外旅游办事处和3个驻港台旅游办事机构,发起成立世界旅游联盟等国际组织,推动中外游客互访、文明互鉴。

  1997年,东湖塘华侨农场获批成立闽东华侨经济开发区,1999年5月升级为省级经济开发区。2006年4月,闽东华侨经济开发区与闽东工业园区整合,更名为福建东侨经济开发区。2012年12月,经国务院批准,东侨经济开发区再度升级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

  北京文博交流馆(智化寺)历来是春节期间的观众打卡地。经过一年时间的修缮,在春节重张开放。修缮后的智化寺古建筑更加壮美,环境更加宜人,展览也得到了更新完善。为满足观众一年来的热切期待,节日期间,智化寺每晚将延时开放至19:30,迎接观众欣赏智化寺新貌。

<img src="//i2.chinanews.com/simg/hnhd/2023/01/21/88/17879819246731057696.jpg" alt="" />

  江西省统计局党组成员、副局长曾永生近日在答记者问时介绍,2022年,江西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7.1%,高于全国3.5个百分点。锂电、光伏、新能源整车制造为代表的新能源产业增加值增长104.3%,拉动规上工业增长4.4个百分点。全省初步形成宜春、新余、赣州3个锂电产业集群,以及上饶光伏产业集群。服务业运行稳健。2022年,服务业增加值增长4.2%,高于全国1.9个百分点。1-11月,规模以上服务业实现营业收入3865.6亿元,增长11.7%。其中,非公经济表现活跃,非公有制服务业营业收入增长12.5%,拉动规上服务业增长8.6个百分点。

  “政策的放开肯定是利好消息,但是也要注意到一项暂停了3年的业务要重启并不是一蹴而就的。比如团队旅游的签证业务要陆续恢复,这需要时间,每个国家的签证办理情况都不一样。我们也一直要关注各国领事馆的政策和预约情况等。当然,东南亚会恢复地比较快,因为相对而言手续比较简便,尤其是泰国。所以我们看到近期很多人预订的出境游产品都是泰国,这与入境政策友好、签证便利有很大关系。”众信旅游集团董事,优耐徳旅游总经理张磊告诉第一财经记者。

  今天(1月21日)是除夕,神州大地一派喜气洋洋。在新疆于田,精彩的社火表演拉开序幕,47支文艺队走街串巷,为各族群众送上新春祝福。

毛冠宇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