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少子化、老龄化压力持续增加

来源: 雷科技
2024-06-16 04:39:33

  双重压力

  近日,日本厚生劳动省发布的人口动态统计数据显示,2023年日本新生儿数量为758631人,创下有统计历史以来的最低水平。2022年,日本新生儿数量首次跌破80万,2023年较2022年减少5.1%,已连续8年呈下降趋势。路透社报道称,该数据凸显日本在遏制人口减少方面面临的艰巨任务。

  少子化与老龄化携手而至。日本总务省人口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9月15日,6 5岁以上老年人占日本总人口的比例已高达29.1%。日本是世界上老龄化率最高的国家

  日本共同社报道称,日本不婚晚婚趋势未见转变,少子化趋势演变加快超过日本政府设想,如何维持正常社会经济活动已成为政府重要议题。日本内阁官房长官林芳正表示:“日本出生率下降的情况非常危急。未来6年,年轻人的数量将迅速减少。”

  “近几年,日本人口结构发展持续表现出少子化趋势加速、高龄化程度加深等特点。”中国社会科学院日本研究所社会文化研究室副主任、助理研究员郭佩接受本报采访时表示,在日本全部年龄层中,15岁以下、15—64岁、65岁—74岁三个年龄阶段的人口数量逐年减少,75岁以上的高龄老年人则保持较高增长态势。

  多重因素

  当前日本人口结构的形成是多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包括经济压力、文化背景、婚姻观念变化等。郭佩谈道,随着医疗卫生水平和福利事业的发展,日本人口平均寿命延长,高寿老年人口的数量和比重不断增加。

  “经济环境是导致人口少子化的重要因素之一。”郭佩认为,20世纪90年代以来,日本经济长期低迷,企业为缩减成本而选择雇佣更多非正式员工,年轻人就业压力较大。对于年轻人来说,难以获得稳定收入,直接影响了育龄人口的婚育。其次,随着女性劳动参与率上升,日本女性难以兼顾工作和婚育,生育意愿日趋消极。第三,日本应对政策偏重婚后生育鼓励,忽视未婚人群的政策支持,政策效果难以达到预期水平。

  “此外,日本的移民政策较为保守,其吸收的外来移民远不足以对抗人口少子老龄化的发展速度,难以改善当前的人口规模与人口结构问题。”郭佩说。

  人口结构变化给日本带来了一系列社会问题。郭佩表示,日本当前的人口规模与结构将导致劳动力人口短缺、生产消费增速趋缓、经济发展受限、投资吸引力降低等问题。与此同时,养老金及医疗费用支出增多,由年轻人支撑的社会保障体系不堪其重。另外,日本农村地区青年大量迁移至城市,偏远地区学校因低生源被迫关停,人口的不均衡分布使得欠发达区域已提前面对难以为继的人口困境。

  积极应对

  日本的人口老龄化问题始于20世纪70年代。多年来,日本已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例如开发老年人力资源、完善老年医疗护理体系等“组合拳”,意在缓解老龄化带来的负面影响。郭佩谈道,日本政府修订了《老年人雇佣安定法》,规定企业有义务采取措施为70岁以内员工提供继续就业的机会。日本各都道府县还设置了公共职业安定所,重点为65岁以上老年人提供就业咨询和援助,鼓励老年人再就业。

  “日本积极探索构建一体化健康社区。政府、企业、社会团体等共同编织起合作关系网,为老年群体提供老年食堂、上门医疗、居家护理等养老服务,帮助老年人实现在地安老。”郭佩说。

  日本《每日新闻》报道称,日本首相岸田文雄将应对少子化议题置于重要地位,当务之急是完善落后的援助措施。

  郭佩指出,日本政府已在2023年4月成立集综合功能于一体的儿童家庭厅,旨在打破省厅之间的工作界限,协同应对日本少子化问题。日本将不孕不育治疗纳入医保,增加政府育儿补贴,对各阶段儿童减免学费,对生育家庭开展全方位支持。

  “现有数据表明,日本人口正在缓慢而持续地减少,老龄化将不断加剧。如何提高生育率以真正解决人口结构问题,是日本持续面临的重要课题。”郭佩说。

  邹琳华认为,与日本房地产泡沫期相比,我国仍处于城市化阶段,人均收入和生活水平离发达国家还在差距,存在一定规模潜在的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只要政策及时妥当,房地产领域的风险相对更为可控。但如果房价在内外部因素的综合作用下持续下滑且无有效抑制手段,这些风险点也容易被触发。由于房地产风险连接面广,抑制房地产风险的蔓延,就需要付出更大成本。

  <span>事实上,就在8月30日,美国国务院还通报称,将首次通过“对外军事融资计划”向台湾提供总价值约8000万美元的军援,再次暴露华盛顿称“寻求和中国军队开展交流”的虚伪。对此,吴谦表示,表示无论是援台武器也好,售台武器也罢,我们一贯坚决反对。他强调,解放军将一如既往采取一切必要措施予以坚决反制。</span>

  记者在实弹射击现场看到,中泰两军队员统一编组,每组各5名队员上场射击,在规定时间内完成立姿、跪姿、向左向右转向的轻武器射击。

  答:初步判断,您的贷款符合存量房贷利率调整条件。我行将于近期通过官网、网点、中国工商银行客户服务公众号等渠道公布具体操作指引。

  问题3:我在工行某支行有一笔个人住房贷款还未结清,是2023年8月以前发放按首套房贷款利率政策办理的,请问是否符合调整条件?

  在同策研究总监宋红卫看来,部分城市推出现房销售,与保交楼压力相关,各地或希望通过现房销售的政策调整,应对停工项目难以推进问题,以及防范未来的潜在风险。

林凯翔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