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卡“新视听体验空间” 观众零距离体验中国文化之美

来源: 半岛晨报
2024-06-10 21:10:57

  中新网北京6月9日电 (记者 应妮)从史前洞穴的部落壁画,到陶器青铜上的精神图腾;从竹艺简牍上的古文书写,再到数字艺术……这个端午假期,由北京市广电局联合北京市文物局共同举办的2024年“新视听体验空间”公共服务主题活动,首站日前在北京汽车博物馆拉开帷幕。

  记者在展厅现场看到,“新视听体验空间”长6.5米、宽6.5米、高4米,是一个由六面LED屏幕组成的沉浸式体验空间。该空间利用虚拟现实、裸眼3D、视频素材拼接等多媒体技术,将虚拟画面展现在LED屏上,以超大视野给人带来身临其境的空间感。在这里,观众可免费打卡“中纹宇宙:多觉沉浸超高清数字艺术展”和“‘穹天玉宇’沉浸式中国藻井数字艺术体验空间”,感受新视听带来的震撼体验。

  “中纹宇宙:多觉沉浸超高清数字艺术展”的策展人、DAC中数艺创作团队负责人王泊乔介绍,这件数字艺术作品不仅通过六面屏幕营造跨越时间和空间的超级视角,让观众深度感受科学技术工具、媒介变迁与文化艺术与灵感创造之间的关系,同时也通过对文物纹样的活化让视听零距离传播无国界。“我们希望以科技数字视听语言,打破传统展览的局限,让观众零距离体验中国文化之美。”

  创作团队在前期研究挖掘了跨 越数千年的纹样图饰,以艺术媒介变迁史为线索,提炼出远古岩画、陶纹、青铜纹、小篆、近现代数字艺术时代的图形纹样,包括云南沧源、宁夏贺兰山、内蒙古乌兰察布等地的岩画纹样20余种;新石器期马家窑文化鱼纹、鸟纹等彩陶纹饰20余种;将龙纹盘、妇好鸮尊、凤纹兽觥、商夔纹象尊等多种青铜文物纹样数字艺术活化表达,同时抽象提炼出饕餮纹、龙纹、凤纹、鱼纹、鸟纹等数百种青铜纹饰漫布在青铜宇宙之中;竹简丛林中包含的小篆文字数百个,近现代数字艺术作品图像数10件;在前期对人类艺术史上早期纹样和图形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最终以数字艺术化手段将纹样和图腾符号进行数字重绘和艺术化转译,并以多觉沉浸视听语言呈现。

  据悉,端午假期第一天,“新视听体验空间”吸引了大量观众前来体验,放映场次达176场。该活动将持续至6月11日。(完)

  11-13日,黄淮、江汉、江淮、江南、华南北部及贵州东部等地有中雨,江南中北部等地的部分地区有大雨,局地暴雨;西北地区东部、华北西部等地有小雪或雨夹雪,局地有中雪。此外,11-13日,受较强冷空气影响,中东部大部地区有4~8℃降温,局地10℃以上,江南及以北地区将伴有4~6级偏北风。

  “为了达到‘修旧如旧’效果,虽然整个工程的修复过程非常艰辛,经历两次拆掉重做,但是意义非常重大。”施工单位代表说道。

  在主持二十届中央政治局第一次集体学习时,总书记又重点指出,对中国式现代化的理论阐述,要全面学习掌握,不能只及一点不及其余。

  除了支持民企股债融资,市场人士认为,支持民企发展,还需要发挥券商直接投资作用,支持民企利用期货等衍生品工具规避价格风险,发挥多部门合力,扩大对民企支持覆盖面。

  典籍文献是历史文化的重要载体,在文明传承中具有无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从迄今为止中国最早的成熟文字——甲骨文,到生动展现汉代戍边吏卒工作生活面貌的居延汉简,再到有着“中国中古时代的百科全书”美誉的敦煌遗书,以及中国历史上保存数量最大、最完整的古代王朝档案——明清档案,在本次展览中,观众可以领略从上古殷商至明清的制度与文化,近距离感受栩栩如生的中华文明。

  春节过后的“抢人大战”,在疫情之前也上演过,但今年“战况”尤为激烈。一方面,是由于疫情期间有不少工人流失,正常的招工渠道也被迫中断,导致用工缺口大、招工难;另一方面则是随着防疫政策优化、稳增长措施发力,拼经济成为各地的重要目标,而这需要大量的劳动力资源作支撑。

蔡承法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