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南部“沙漠小麦”收获 亩产量超260公斤

来源: 知识网
2024-06-13 09:39:09

  中新社乌鲁木齐6月12日电 (胡嘉琛)眼下,在中国最大沙漠塔克拉玛干沙漠西南边缘的新疆喀什地区麦盖提县,大型收割机在麦田中往来穿梭。与普通夏粮不同,这里种植的6000余亩冬小麦均产自沙漠。

  “这是当地沙漠种植的冬小麦首次收割。按照小麦测产方法得出,这批小麦容重为825克每升,达到一级小麦标准,亩产量超260公斤。”新疆五征绿色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王建军12日告诉中新社记者。

  麦盖提县有重度盐碱地15万亩,沙漠面积占到总面积的90%。盐碱地、沙地成为困扰当地农作物种植生产的主要原因。

  “在过冬、抗风沙、抗旱等一系列恶 劣条件考验后,麦苗成功存活。”王建军

  “为了让冬小麦在沙漠存活,我们积极增施有机质和固沙保水剂,喷施植物抗菌剂,采用水肥一体化技术,提高水肥的利用率。”王建军说,水肥控制全程通过手机APP操作,实现定时定量施肥,做到节水节肥。

  毛昭晖认为,《意见》对领导干部辞职或退(离)休后的多种情形做了相关规定,但在现实中,很多地方没有严格执行该规定。这类人员离任后,去跟原单位打交道时,现在也没有规定他们需要向原单位提前报备。

  中央财经委员会办公室分管日常工作的副主任韩文秀在解读2022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时表示,优化疫情防控措施对经济运行的影响将产生类似“J曲线效应”,即短期会对经济运行造成扰动,但长期是重大利好,预计2023年上半年特别是二季度社会生产生活秩序会加快恢复,经济活力会加速释放。

  这是该营换装以来首次在大项任务中亮相,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他们身上,大家都对这个先进火炮充满期待。

  “发现金属回音!”“机舱中弹!”面对导调组临机下达的多个特情,号手镇定自若,灵活应变。

  2018年,澜沧县38个村寨用冬闲田种植了3200多亩冬季马铃薯,每亩为农户增加了2500-7000元的收入。如今,澜沧县许多农户种的马铃薯比科技人员种得还好。这正是朱有勇所希望的,“培养乡土人才,是乡村可持续发展、农民富起来的支撑力量”。

  数据相关权益配置,是数据基础制度的基础。作为世界第二数据大国,我国深刻认识到大数据作为推动经济转型发展的新动力、重塑国家竞争优势的新机遇、提升政府治理能力的新途径所具有的战略意义。2021年公布实施的《数据安全法》明确提出“保障数据安全,促进数据开发利用”。但数据流通利用除供需双方外,还涉及协助数据产品开发的第三方服务商,情形复杂、链条悠长、风险突出。为推进数据合法合规交易,我国多年来一直在探索数据交易所建设。在此背景下,此次意见提出探索数据资源持有权、数据加工使用权、数据产品经营权等结构性分置的产权运行机制,推进实施公共数据确权授权机制,推动建立企业数据确权授权机制,是对数据相关权益合理配置这个世界性难题的创新性开拓。

丁俊毅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