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非遗传承人:库姆孜是陪伴我50多年的朋友

来源: 气象小秘书
2024-06-25 00:49:39

  中新社乌鲁木齐6月24日电 题:新疆非遗传承人:库姆孜是陪伴我50多年的朋友

  作者 胡嘉琛

  “库姆孜和白毡帽一样,是柯尔克孜族的象征。我希望有更多人关注、了解这项艺术。”阿迪力拜克·佧德尔24日接受采访时说。

  自8岁学习库姆孜艺术至今,阿迪力拜克已经习得17种不同的库姆孜演奏技法、掌握近百种音韵。为传承技艺,他自学乐谱,已累计教授近9000人次。

  库姆孜为柯尔克孜语,意为“美丽的乐器”,主要流传于新疆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乌恰县、阿合奇县和阿克陶县等柯尔克孜族聚居区。

  今年62岁的阿迪力拜克生活在乌恰县,小时随爷爷、父亲学习库姆孜艺术;12岁起便拜访当地民间艺人精进技艺。“当时只要听说有人会不同技巧,我就去拜访,长时间坐在艺人身边,去听去看,寻求他们指导。”

  库姆孜最初是一种弦鸣类的三弦弹拨乐器,后在长期流传过程中得到发展与传承,衍生出四弦高音琴,演奏形式也趋于多样化。在阿迪力拜克看来,不同类别的艺术在交流碰撞中升华。

  青年时期,阿迪力拜克曾到喀什等多地游历学艺,“我与艺人们相互交流,并尝试将其他乐器的演奏技巧融入库姆孜艺术中。”

  受困于乐理知识不足,阿迪力拜克一度遭遇“瓶颈期”。

  “因为不懂乐谱,只能凭借一 遍遍听和看去产生记忆感,之后再反复练习。这样的学习过程进度缓慢,也容易产生偏差。”为此,阿迪力拜克自学乐理知识,“除了有助于自身学习外,更重要的是能整理保存库姆孜乐谱。”

  久而久之,阿迪力拜克掌握了17种不同的库姆孜演奏技法,并凭借精湛技艺成为当地颇有名气的艺人。“政府为我提供了一间大教室,周末和寒暑假,学生们都能来跟我学习。”

  他还将掌握的曲目无偿教给村民,面对登门求教者,也热情款待。

  2008年,柯尔克孜族库姆孜艺术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作为该项目传承人,阿迪力拜克说:“谁愿意学习,哪怕路途遥远,我都愿意去教他,这是我的责任。”

  2012年,阿迪力拜克曾短暂在吉尔吉斯斯坦旅游,与该国艺人切磋库姆孜技艺的经历令他难忘。“见我随身带着库姆孜,有人来交谈,询问我从哪来,在哪买的库姆孜。之后我们先后演奏了自己擅长的曲目,并为彼此送上祝福。”

  “对我来说,库姆孜就像朋友一样,陪伴了我50多年。”阿迪力拜克说,柯尔克孜族民间流传有一句谚语,“伴着你生与死的,是一把库姆孜琴”。“它是我生命中最重要的一部分,我会尽自己努力,把这项艺术传承发展下去。”(完)

  新的承诺,新的“再出发”。

  不久前,玉树藏族自治州称多县纪委监委信访室接到多名群众反映:家里的暖气温度很低,反映到相关部门后未得到及时解决。县纪委监委随即开展调查,发现许多居民家里温度达不到标准,还有一些存在供暖设备损坏无人维修等问题。

  按照香河会议通报的方案,新赛季各级联赛大概率将执行全新的U21本土球员政策。中国足协、中足联筹备组通过相关举措助推俱乐部挖掘、培养新人的初衷值得点赞。不过过去多年来,不同级别、同一级别不同俱乐部的股权分配方式、经济基础与实力、运营模式与投资重点各有不同,其人才储备状况也迥异。有些俱乐部在执行U21新规方面可能存在比较大的困难。方案显示,中超、中甲、中乙俱乐部新赛季每家应分别报名5位U21本土球员,且中超、中甲的U21球员必须在本俱乐部注册4年以上。

  <img style="border:px solid #000000" src="//i2.chinanews.com.cn/simg/cmshd/2023/02/10/5a6bd1fae54f4337bb268b6f07b8f65d.jpg" alt="" />

  毛思倩 伍志尊

  2016年1月,重庆;2018年4月,武汉;2020年11月,南京。为长江经济带发展,习近平总书记3次主持召开座谈会。会议名称由“推动”变为“深入推动”,再到“全面推动”,沿江省市也迈上了“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的绿色发展、高质量发展之路。

冯家齐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