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福建南平市“文化和自然遗产日”非遗活动启动

来源: 光明网
2024-06-04 04:15:45

  中新网南平6月2日电 (张丽君 魏剑生 魏永青)在第八个“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即将到来之际,保护传承非遗 赓续历史文脉——2024年南平市“文化和自然遗产日”非遗活动2日在建瓯启动。

  共赏千年技艺、传承非遗之美。开场式上,独具特色的非遗展演活动引得游客连连赞叹。难得一见的国家级非遗项目建瓯挑幡、南平南词、邵武傩舞悉数登场。融合了伞技、点茶表演的茶戏共韵《北苑贡茶之歌》,让人感受到非遗文化共生共荣的魅力。

  活动中,可见建州古琴制作、金银器制作、建安盏烧制技艺,建瓯弓鱼,浦城剪纸,松溪版画、湛卢宝剑等非遗项目,饱含非遗传承人巧妙的构思、匠心的设计和精湛的技艺,非遗传承人现场的展示互动,让大家感受亲眼所见和触手可摸的非遗魅力;还有令人惊喜的建州美食,建瓯板鸭、光饼、扁肉、豆浆粉、福矛酒、东游芋饺等传统美食项目,用煮、蒸、熏等手法,制作出“色香味”俱佳的美食,非遗传承人精心制作而成特色非遗美食,让广大市民感受随口可尝的满足。

  活动采用展演、展示相结合的方式,集 中展出南平域内60多项最具代表性和观赏性的非遗项目。建瓯还组织700多名小学生参与展演,超3000名小学生参加活动,让广大群众特别是儿童,亲身参与、体验、感受家乡文化遗产的独特魅力,着重培养“非遗小传人”,全面增强新一代对“建”文化的认同感和自信心。

  建瓯作为南平文化大县,脱胎于千年建州,福建的“建”就来自这里,历史上为郡、州、府、路、道之治所,是全国文化先进县、省级历史文化名城,在3000多年文明史的演进过程中,勤劳勇毅、智慧风雅的建州人民,创造了底蕴丰厚、瑰丽多彩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南平347项非遗项目中,建瓯就有76项,其中国家级1项、省级11项,成为闽北群星璀璨的非遗谱系中最亮眼的部分,是“建”文化源远流长的鲜明见证,拥有着独特且令人沉醉的魅力。

  近年来,乘着文旅经济发展的“春风”,建瓯市坚持以非遗激活文旅产业新动力,加强对非遗资源的挖掘整理、内涵阐释、活化利用。(完)

  订单有了,谁来造船?柴树藩为此单独约谈了原大连造船厂厂长孙文学,孙文学后来曾对媒体回忆,当时之所以敢接下任务,也是铤而走险,“船厂两万多人要吃饭,要干活,怎么能不接订单?”

  难题接踵而至。国内从未设计建造过符合英国劳氏船级社规范的船舶,没有任何资料,没有相关图纸,但时间紧迫,要7天完成报价设计,38天完成合同设计,33天完成技术设计中的送审图纸。考虑到费用、时间、技术积累等问题,设计团队放弃了从国外购买图纸的方案,决定自主绘制,由上海船舶及海洋工程设计研究院负责。

  为缓解住房问题,永康市人社局人力资源服务中心主任兰兰告诉《中国新闻周刊》,永康市推出了金蓝领公寓,对符合条件、在永康工作的非永康市户籍人员提供政策性住房。按地段不同,售价分别为6800元/平方米或8980元/平方米。目前推出了约3000套房源。

  新京报讯 近日,很多网友呼吁尽早接旅美大熊猫“丫丫”回国。北京动物园工作人员表示,北京动物园已经进行了大熊猫“丫丫”回国的全面准备工作,未来是否展出需综合考量,目前尚不确定。

  船舶行业的贡献远远高出整个运输设备制造业。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最新数据,2022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下降了4.0%,但“铁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运输设备制造业”利润总额同比增长44.5%。造船业更是一枝独秀,《2022年船舶工业经济运行分析》显示,2022年1-11月,全国规模以上船舶工业企业1093家,实现主营业务收入4572.9亿元,同比增长8.0%。规模以上船舶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136.5亿元,同比增长70.0%。

  稀疏的乳白色绒毛透着粉,黑眼圈还不明显,“香香”趴卧在育婴箱里,身下铺着熊猫图案的垫子。从香香出生起,上野动物园每隔10天或20天就会在网站上公布它的照片,并在它6个月大的时候进行了首场直播节目,砂帆子看完直播后便迫不及待地去上野动物园一睹真容。“香香像天使一样,我爱上她了。”她第一次见香香时就对其产生了一种情感羁绊,“有趣的行为令人捉摸不透,眼睛根本离不开她。”

李珮心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