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最大免费公园24小时开放 公园与街区无界融合

来源: 封面新闻
2024-06-09 11:30:42

  中新网上海5月1日电 (记者 陈静)经过雨水洗濯,1日上海空气清新。当天,经过拆墙透绿和景观提升后的上海市区最大的免费公园——世纪公园正式实施24小时开放。

  记者1日走访世纪公园看到,公园与城市街区无界融合,人们 在园外漫步就能欣赏园内美景。

  世纪公园是上海市区最大的免费公园,已实行了2年全面免费开放、夜间延时开放。2023年12月1日起,园内芳花园24小时开放。据介绍,自世纪公园实行全面免费开放以来,公园客流量成倍增长。

  去年,世纪公园启动的街区融合提升项目通过拆除围墙、增加草坪、花境等方式,公园与城市街区紧密相连,增强观赏性和景观连续性。公园方面介绍,通过分期分批实施街区融合景观设施提升项目,公园打开外围沿线3千多米围墙,新增7个人行出入口,提升优化外广场及沿线绿化景观;打造春花、秋色、夏荫主题停车场,让民众在停车时就能感受到浓郁的自然气息。公园原围墙内的绿化景观也得到了优化,休闲环境更加宜人。

  去年,世纪公园芳花园顺利实施了24小时开放,为进一步提升世纪公园管理与服务能级、扩大世纪公园24小时开放面积成功“探路”。为此,园方加强了夜间节能照明和监控设施的升级,确保游客在享受休闲时光的同时,也能感受到安全和舒适。

  世纪公园在原监控及人脸识别设备基础上,对新增的人行出入口、道口等重要部位新增20个—30个监控及人脸识别设备,满足人流统计、技防要求,目前园内共有监控摄像设备约220套,并在公园主要出入口安装了12套人脸识别设备;同时园内布置有50个巡逻打卡点,主要分布在公园各重点区域、监控盲区等区域,每天有巡逻保安负责巡逻打卡,确保园区安全。

  据了解,世纪公园面积约140公顷,以大面积的草坪、森林、湖泊为主体。打开围墙,大面积24小时开放实施,给园方带来管理上的难点,尤其是公园内大面积的林区区域的管理问题。据悉,世纪公园拥有大面积的森林,火源管理、游客在林区安全保障等都成为园方思考的问题。

  在采访中,记者了解到,园方引入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无人机巡逻等,对公园进行全方位的智能化监控和管理。通过智能巡检系统,公园能够实时监测公园设施的运行状态,人员进出情况,及时发现问题并处理。借助环境监测系统,园方能够实时监测公园内的环境数据。智能安防系统则通过高清摄像头、报警系统等设备,对公园进行24小时不间断的安全监控,确保游客的人身安全。据透露,未来,公园还将尝试引入智慧安防机器人辅助安保巡园。

  园方在为游客规划适合夜间游园路线的同时,设置了24小时无人售货机、推出公园游园小程序以及夜间10点后游客量减少后减弱灯光并采用单侧路灯等措施,大大提升游客的游园体验的同时,减少对周边居民的光污染和噪音干扰。(完)

  近期防疫政策放松,叠加冬季旅游旺季到来,海南离岛免税市场更是成为了冬日里的“一把火”。据海南海关介绍,自2022年12月31日至2023年1月2日,海关共监管离岛免税购物金额4.22亿元、购物旅客4.3万人次、件数47.6万件。人均购物金额9816元,恢复到去年同期水平。“防疫政策放开后,企业预期未来旅游业会振兴,而旅游业这几年最火的就是免税店,所以不少企业都想赶上疫后报复性消费的浪潮。”浙江大学国际联合商学院数字经济与金融创新研究中心联席主任、研究员盘和林对记者分析,免税店这个商业业态,是这几年旅游和商业结合最火爆的一个概念,这个概念在疫后有望得到进一步强化。

  <strong>“保交楼、稳民生”,新阶段的任务</strong>

  郭焦锋认为,接下来要继续加大投入尤其是科技创新投入,推动创新要素向“产学研用”一体化和技术领先头部企业集聚,加快推进在“卡脖子”技术、非常规资源勘探开发技术等方面的攻关。针对提升国家战略物资储备保障能力,他建议要更重视机制创新,健全中央和地方、实物和产能、政府和企业储备相结合的储备机制,完善战略储备市场调节机制,增强大宗商品储备和调节能力,增强快速响应和保障能力。

  在疫情的不断冲击下,该中心约80%的医护人员都感染过新冠病毒,他们适当休息后便迅速返岗。“只要上级有号召我们就响应,病人有需求我们就坚守。”毛逸艳说。

  据了解,此次监测由青海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组织开展,监测范围包括24个环湖水鸟栖息地监测点位以及15个普氏原羚监测样区,涉及青海湖越冬水鸟、普氏原羚冬季交配期种群调查及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等内容的监测。

  <strong>上产量,重要能源资源开源挖潜</strong>

赵彦儒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