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献血,这些小知识你知道吗?

来源: 潇湘名医
2024-06-20 06:31:17

  6月14日是世界献血者日。在科学技术尚不能人工合成和大规模体外培养血液的情况下,献血是为临床医疗机构提供血液或其成分的唯一来源。而输血是现代医学治病救命的重要手段。

  无偿献血者献血前如实填写健康征询,是保证血液安全的前提。如果掺杂经济利益,某些献血者为了成功献血而隐瞒实际情况,会给受血者带来输血风险,同时也失去了输血治疗的意义。

  每献200毫升全血(包括血细胞和血浆),最多可拯救3个人的生命。“我为人人,人人为我”,捐献血液,救助生命,是献血最直接最简单的初衷,也是社会文明进步的体现。

  定期、适量献血还能刺激新血细胞生成,增强人体造血活力,改善供血供氧,降低疾病风险,甚至减少癌症发病率。增强造血活力,有助于血液新陈代谢,并增强身体免疫力。

  健康成年人献血后骨髓新陈代谢加快,人体各组织间液体成分会立即进入血管,1-2小时便可补上失去的血容量;血浆蛋白大约在1-2天内即可补足;红细胞和血红蛋白7-10天即可恢复到献血前水平。

  献血目前主要有两种方式,即捐献全血和捐献成分血。捐献全血是指捐献血液的全部成分。捐献成分血是指有选择性地采集血液中某一种成分,所捐献的成分血可以是血小板、红细胞、粒细胞或外周造血干细胞。

  根据《献血者健康检查要求GB18467-2011》规定,全 血献血间隔不少于6个月,单采血小板献血间隔不少于2周、不大于一年24次。也就是说,如果一位献血者捐献的全都是单采血小板,那么一年最多可以献血24次。

  “外需增长放缓是中国外贸当前遇到的最大的不确定性。”商务部国际贸易谈判代表兼副部长王受文公开做了细致的市场分析:“一些主要市场的进口需求在下降,一些主要经济体的通货膨胀在高企,对一般消费品形成的挤出效应在增加。前一段时间,很多国外的进口商购买的货比较多,形成了高水平的库存,现在要消化库存,对新的订单释放就形成制约,疫情导致的‘宅经济’需求也在下降。外需下降不仅是中国企业反映,我们也了解到,东南亚还有其他一些国家的企业都感觉到订单在减少、需求在减少。”王受文说。

  1993.12—1998.03 共青团广东省委常委、城乡部部长(1995.10—1998.06 参加中山大学岭南学院世界经济专业硕士研究生学习)

  这位曾带队支援过湖北的医生原以为,三年前的那段日子是他最艰难的时候,但没想到三年之后的现在,“比那时累三倍”。最近,秦宇红很累,心情也有些差,夜里也常常失眠。

  2022年,许子谅也与春晚有了交集,从纯粹的观看到尝试春晚语言类作品的创作。这年,他参加了央视的一档喜剧类综艺,节目组就是负责春晚语言类节目的团队。“节目组找来很多人,有做脱口秀的,有拍短视频的,有写电影的,有写情景剧的。可以看出,他们很希望通过这种碰撞,做出一些新的东西。”

  小品的创作之难,另一位喜剧编剧束焕也有同感:“年轻时老觉得写小品是练手的机会,后来才发现其实小品比影视剧还难写。因为小品是一个即时发生的故事,没有转场,没有时间跨度,舞台上的12分钟,就是生活中的12分钟,在这12分钟里要写一个完整的事件,人物关系要发生变化,最难的是还需要让观众笑得出来。”

  既然见上面了,从各路媒体的报道来看,刘鹤、耶伦聊了好久——大约三个小时!直聊到耶伦快要赶不上所乘飞机,快误点了,才不得不散席。由此可以看出,中美双方还有得聊,且涉及方面、内容很是不少。当然,从刘鹤、耶伦的身份来看,中美此次主要是在经济领域有许多共同议题。至于这些共同议题是否能化作共同语言,这就要看下一步中美各个层级有哪些互动了。

奚立桦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