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行 ·看振兴)湖南新田发展桑蚕种养 织就致富新“丝”路

来源: 天眼新闻
2024-06-24 06:54:30

  中新网永州6月21日电(肖亚湘 舒少君 郑时仁)夏日清晨,湖南永州市新田县三井镇茂家社区桑叶飘香,72岁的李启成带领村民们采桑、喂蚕。

  “以前从未想过,我这个年纪了,还能有班上,每个月还能拿到3000多元工资。”从农民到产业工人,李启成一脸自豪。

  2023年,从事桑蚕全产业链生产、加工及产品销售的湖南英澜桑业有限公司在茂家社区建立小蚕养殖基地,探索村企联姻、小蚕共育模式,通过“公司+农户+合作社+家庭农场”方式,打造集小蚕孵化养殖、研学、观光旅游等于一体的种桑养蚕产业链。

  该公司聘请村民任共育员,采取工厂化、集约化方式集中养育小蚕,再交由合作蚕农喂养,为三十多位村民长期提供桑叶采摘、喂蚕、清洁蚕房等就业机会。

  共育后的小蚕发育整齐、发病率低,只需喂养20天左右便可结茧变钱。基地负责人李启美算了一笔经济账:“280个到300个蚕茧就有一斤,按照现在三十多块一斤价格,收入很可观。”

  茂家 社区小蚕养殖基地还发动30余户家庭流转土地种植桑叶,公司派遣技术员全程跟踪指导,待桑叶成熟后统一收购,把产业链上更多利润留给村集体、留给农户。

  产业有效益,群众有奔头。近年来,新田县积极探索“桑蚕+”模式,通过龙头企业、合作社带动,向上延伸桑树种植、小蚕共育、大蚕养殖,向下对接蚕丝加工企业,形成上下游充足稳定的供给渠道。

  在新田县新圩镇程家村的一间蚕房里,一只只白白胖胖的蚕宝宝躺在蚕架上,负责人郑丽和村民分工协作,给蚕宝宝喂食桑叶,待蚕吐丝成茧,就会被运送到工厂,制作成蚕丝被。

  此前,郑丽和丈夫一直在外务工,回到家乡后把目光投向了桑蚕产业,以“公司+农户”模式免费提供苗木、肥料,发动村民种植200余亩桑叶,每批养蚕二十多万只,并和几名养蚕户一起开设了蚕丝被加工厂。郑丽还利用自身资源,定期在村里举行种桑养蚕、手工制被等技术培训,让十几名群众通过种桑养蚕在家门口实现了就业、创业。

  目前,新田县通过政策帮扶、资金扶持、技术引导,探索出“豆桑套种”“玉米桑套种”“蔬桑轮种”等发展模式,推广桑树种植1万余亩,100亩以上的标准化桑蚕种养基地20余个。(完)

  “先下载安装数字人民币手机软件,再开通数字钱包绑定银行卡,就可直接用‘电子钱包’来买咖啡了。”花了十元数字人民币买到一杯咖啡的李小姐告诉记者,“一开始注册安装程序有点复杂,但了解到周边商家都可以使用,而且有央行做背书、交易没有手续费,就和用纸币一样,我觉得挺放心的。”

  <strong>近几个月再出现新一波新冠疫情的可能性较小</strong>

  荷兰驻华大使贺伟民在发言中强调,“由于水和跟它有关的挑战所涉及的远远超越了仅水专家能覆盖的范围,我们必须携手每一个人来致力于一个真正和有意义的水行动。”

  利用“区号+座机号码”等固定电话作案,是虚假征信诈骗的另一特点。泉州市公安局丰泽分局民警苏景泉说,此前诈骗案件中,不法分子一般通过虚拟手机号、“95”号段号码、“+”或“00”开头的境外号码等外拨电话。相较这些传统方式,很多受害者看到是固话来电,就对对方的金融客服身份信以为真,欺骗性、隐蔽性大大增强,近期已侦破多起此类案件。

<img src="//i2.chinanews.com/simg/hnhd/2023/02/09/34/17194174180896398670.jpg" alt="" />

  空间上看,史家学区、西长安街学区、德胜学区、中关村学区等重点学区,国贸、望京、中关村软件园、五棵松、丽泽商务区、丰台科技园等重点商务办公区周边高峰时段交通压力集中。

黄珮瑜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