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份财新中国制造业PMI升至51.7 创2022年7月份以来新高

来源: 华声在线
2024-06-04 08:15:11

  本报记者 孟 珂

  6月3日公布的5月份财新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PMI)录得51.7,微升0.3个百分点,为2022年7月份以来最高。

  从财新中国制造 业PMI分项数据来看,5月份制造业供需持续扩张,生产指数升至2022年7月份以来新高,其中消费品类生产增长强劲;新订单指数在扩张区间小幅下行,外需扩张幅度明显放缓,当月新出口订单指数明显放缓,不过仍位于临界点

  制造业企业用工仍偏谨慎,5月份从业人员指数在收缩区间小幅回升,消费品制造类企业的用工略有增长。调查显示,用工收缩普遍与人员离职后企业未填补空缺以及生产效率提升有关。

  随着新订单增加以及用工减少,企业积压业务量连续三个月上升,5月份积压业务量指数升至2021年10月份以来最高,企业选择消耗产成品库存以满足新订单需求,导致5月份产成品库存指数再度回落至收缩区间。企业采购意愿增强,当月采购量指数在扩张区间升至近三年来新高,当月原材料库存指数与4月份持平,处于扩张区间。

  周茂华认为,从分项指标表现看,随着国内市场需求稳步复苏,制造业企业整体经营状况持续改善,企业增加库存、增加招聘和扩大生产意愿有所增强。

  金属、原油等原材料价格持续上涨,带动5月份制造业原材料购进价格指数继续上行,已连续两个月高于临界点。销售端竞争激烈,部分企业降价促销,当月制造业出厂价格指数仍处于收缩区间,不过较4月份微升。

  制造业市场信心相对稳定,5月份生产经营预期指数在扩张区间微升。受访企业称,增长预期主要与最近国内外市场需求回升有关,此外也得益于新产品问世、技术进步和产能扩张。

  财新智库高级经济学家王喆表示,5月份制造业景气度维持向好,供给、内需、出口不同程度扩张,企业维持乐观情绪。

  周茂华表示,国内宏观政策不断加大对制造业方面的支持力度,未来需积极落实好此前出台的减税降费、设备更新改造与消费品以旧换新等政策措施,在促进消费和内需稳步复苏的同时,积极为制造业纾困减负,激发微观主体创新活力,推动制造业转型升级。

责任编辑:尉旖涵

  记者在调查中发现,自疫情防控工作开展以来,有关防治新冠感染的各类信息,总是会占据社交App、网站等网络平台醒目的位置,其中也包括不少新老谣言,而且涉疫谣言在疫情发展的不同阶段呈现不同分布特征,反映公众情绪和需求的变化,可能让大家对新冠感染产生错误认识,在预防、治疗新冠过程中采用错误手段,进而影响到正常的疫情防控工作。

  同样坐落于建瓯的福建省建瓯市朝阳竹编帽业有限公司,是目前唯一经过原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和国家特种劳动防护用品安全标志管理中心认证的竹编安全帽生产企业。公司董事长林朝阳说:“相对于塑料安全帽来讲,竹编安全帽环保、轻便、透气,目前产品广泛应用于生产车间、建筑工地等。公司年产七八十万顶竹编安全帽,产值2000多万元。”

  尹康说,他的不少朋友和家人,都觉得随手转发这些信息可以提醒更多人,是一种正能量行为,即使是假的也不会给他人造成什么损失,结果自己不知不觉间已经成了让谣言范围扩大的传播者。

  “中医中心的医生治愈了我母亲的肩膀疼痛顽疾,我希望能让学生们认识并接触这博大精深的中医药文化。”阿祖帕蒂说,如今,他出差时总会随身携带一些中医药品,有一次出差时,阿祖帕蒂包里的膏药派上了用场,同事对中医的功效啧啧称奇。“中医药为我们增添更多健康保障。”阿祖帕蒂如是说。

  自从家门口新建了公共停车场,林彬下班后从容了许多——路上捎点家人爱吃的菜,偶尔约朋友健个身。“别小看多出的车位,多的是一份踏实,提高的是生活品质。”林彬说。

  面对疫情,我的小店怎么办?我开始调整思路和策略。

施毅海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