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健康丨厦门科技助残 让罕见病患不再孤单

来源: 潇湘名医
2024-05-20 06:15:03

  中新网厦门5月19日电 (记者 李思源)正值第三十四次全国助残日,厦门市残联19日举办“科技助残,让罕见早发现”活动,为高度疑似罕见病的残疾人进行免费义诊与基因筛查,提高公众对罕见病的认知,推动社会对罕见病患者这一少数群体的关注和关爱。

  罕见病是发病率极低、临床罕见的一类疾病的统称,世界卫生组织将罕见病定义为患病例数占总人口0.65‰-1‰的疾病,因此它又被称为“孤儿病”。但罕见病其实并不罕见,中国现有2000多万罕见病患者,每年新增患者超20万。

  “过去十年,罕见病诊疗面临着认识不够、诊断难、治 疗难和致残高的问题,一直是医学发展的薄弱环节。”厦门市残联理事长许霖表示,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进步、精准医疗概念的提出和基因治疗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罕见病被认识。此次活动借助科技手段助力改善和缓解厦门市残疾人的残疾症状。

  今年30岁的邱女士在心里头萦绕着一个“不解之谜”——在其六个月左右时,因哭闹频繁,父母带她去数家医院问诊,发现她的右手臂最多只能抬起90度,但原因不明,只说疑似骨裂,她的情况被诊断为肢体残疾四级。

  30年来,这给邱女士的生活造成了诸多不便。“希望随着科技进步,能查明症状,如果确定是基因病,也许有治愈的可能。”听说有义诊的消息,邱女士立马报名前来参加活动,期待能解开心中多年的疑惑。

  罕见病具有大众认知不足、诊断治疗难、致残率高等特点,早发现、早治疗是减少因“罕”致残的关键。为此,厦门市残联聚焦罕见病致残群体,组建专班,历时四个月,对全市持证残疾人的致残原因摸底排查,详细了解其中致残原因未明的肢体残疾人情况,最终锁定百余名高度疑似患有罕见病的残疾人。

  “很多罕见病在患者幼儿或者青少年期就有初步的表现,所以在问诊的时候会结合现病史和既往病史,以及家庭史的情况进行初筛。”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护士长陈传娟告诉记者,如果觉得患者高度疑似罕见病的情况,会对其进行抽血,做基因检测。

  根据“早介入早发现”“防止因病致残致障”原则,厦门市残联邀请福建省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神经内科罕见病医学团队,为105名不明原因致残的残疾人进行罕见病基因筛查;同时,收集77种已研发的罕见病治疗药物,现场给予诊疗意见。这是全国首次针对罕见病领域的前沿性探索,也是为更多罕见病患者争取诊疗时间的有效探索。

  未来,厦门市残联计划持续借助医疗、检验和药物的科技发展优势进行罕见病防治,率先采用“筛查+义诊+免费基因检测”的助残模式,积极寻求高校科研力量和专业医疗队伍合作,借助国际先进的基因科技帮助患者“早发现早介入”,为罕见病精准治疗、干预和残疾预防工作奠定基础。(完)

  在课堂上,周光权还常引用一句网络流行语:“你办的不是案子,而是别人的人生。”

  <strong>记者:</strong>当时我们说不放开最重要的是考虑到老年人,因为一放开他们的身体会最先遭到重创,但是现在我们恰恰也是在隆冬时节,进行“乙类乙管”,做出一个重大的策略上的调整,那么有没有比这个再好一些的时节?

  年关将至,多地政府部门及企业推出倡导、鼓励外来务工人员本地过年的稳岗留工举措。春节期间,上海将对重点监测的电商平台和邮政快递企业上岗工作一线人员给予每人每天150元补贴;浙江绍兴为就地过年的外省员工推出政策大礼包,包括一次性发放价值800元的新绍兴人消费券、留绍过年流量、年货邮到家温暖礼包等;江西庐山引导当地规上企业外来务工人员领取旅游消费券,春节期间免门票游庐山……各地多样留人过年措施背后,体现的是稳岗留工的满满诚意,彰显着稳产保供的坚定决心。

  供应链危机?SKU骤减、联营撤店

  <a target='_blank' href='/' >中新网</a>福州1月9日电 (宋华龙)不再隔离,乡音服务,快速通关……这让从美国转机香港归来的美籍华人陈品芳感到“心情特别好”。

  马萨诸塞州首府波士顿是新英格兰地区的最大城市,也是这一地区的经济与文化中心。《环球时报》驻美特约记者的一位家人年初到波士顿一家医疗中心看病,当他按预约好的时间——上午9时到达医院时,发现等候看病的人比往常确实多了不少。不过,当地人认为:“每年冬季,医院的病人都会增加,近期新冠病毒感染者肯定也比较多,但是我们并没有看到或者听到有医院出现超负荷工作的消息。”

谢珊宪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