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疆的历史与未来”国际论坛在喀什举行

来源: 盖饭娱乐
2024-06-13 13:01:33

  中新社喀什6月12日电 (陈建新)“中国新疆的历史与未来”国际论坛12日在新疆喀什举行。来自中国、美国、澳大利亚、埃及、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等国的逾百名专家学者与会。

  论坛由中央民族大学、北京大学和喀什大学联合主办,设开幕式、主旨演讲、圆桌论坛等环节。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委副书记、自治区主席艾尔肯·吐尼亚孜,哈萨克斯坦驻华大使沙赫拉特·努雷舍夫,乌兹别克斯坦共和国驻华大使馆官员库尔班诺夫·帝沙德,北京大学党委副书记姜国华等出席开幕式并致辞。

  中共中央统战部副部长,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党组书记、主任潘岳在开幕式上致辞表示,大量考古实证告诉我们,新疆自古以来就是中华文化圈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华文化是包括新疆各民族在内的中华民族共同创造传承的。将新疆文化与中华文化分离开甚至对立起来,把新疆文化与中华文化的关系描述成“被同化”,是对中国历史的无知。要充 分挖掘和有效运用新疆各民族交往的历史事实、考古实物、文化遗存,讲清楚新疆自古以来就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和多民族聚居地区,新疆各民族是中华民族大家庭血脉相连、命运与共的重要成员。

  “以历史为鉴探索新疆,可以看到各民族交融汇聚成多元一体中华民族的岁月流变,可以看到各民族共同缔造、发展、巩固统一伟大祖国的奋楫笃行。”姜国华表示,未来将进一步加强学科建设,扩大交流互鉴,加快形成中国自主的中华民族共同体史料体系、话语体系、理论体系。

  三是强化抢险救援准备。加强除雪车、融雪剂等抢险物资储备,视情在重点路段、重要区域提前预置抢险救援力量和物资,全力做好突发险情应急处置。

  <span style="font-family: KaiTi;"> 徐长青,毕业于厦门大学人类学系考古专业。江西省博物馆二级研究员,历任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院院长,江西省博物馆党委书记。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国家文物局重点文物保护工程专家,为中国考古学会理事,中国百越史研究会副会长,江西省考古学会理事长。长期从事田野考古研究与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参与了江西新干大洋洲商墓、吴城商代遗址,并主持了南昌西汉海昏侯国遗址、靖安李洲坳东周墓等重大项目的发掘、保护与研究,相关项目多次获国家文物局“六大考古发现奖”、“十大考古新发现”奖、考古资产保护金尊奖以及“江西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等。个人主持参与国家社科基金课题3项,主持江西省社科规划项目3项,主持撰写报告、图录10余部,发表考古报告及学术论文120余篇。 </span>

  可临时报销至3月31日

  “春节将至,经历了一年的奋斗打拼,踏踏实实回家过年,是每个人春节前最大的期盼。还有十多天就是春节了,你买好回家过年的票了吗?女子给父母的惊喜,却把网友看哭了。”

  据悉,蓝碳是利用海洋活动及海洋生物吸收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并将其固定、储存在海洋中的过程、活动和机制。发展海洋碳汇是助力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战略目标的有力支撑。

  五邑侨批记载了百余年来华侨华人与国内家眷共同构建无数个跨国家庭命运共同体、追求美好幸福生活的生动案例。近代,五邑华侨侨居的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国家曾颁布排华法律,种族歧视问题严重,大多数华侨在信中诉说在海外谋生的艰辛与不易。

陈静贞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