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技师学院A320大飞机教具正式启用 价值1500万元

来源: 中国新闻网
2024-06-06 01:20:29

  中新网杭州6月5日电 (王题题)2023年,位于浙江杭州桐庐的杭州技师学院花费1500万元(人民币,下同)买下空客A320飞机当教具的话题在网络上引起广泛关注。不少人好奇,这架全网关注的大飞机如今怎么样了?

  6月5日,杭州技师学院举办超大型教具启用仪式暨“开机”第一课观摩活动。这标志着这架飞机正式作为教具,服务该校人才培养。

  当天,在教师的带领下,该校航空服务专业的七名学生在飞机上进行迎客阶段、安全演示阶段、飞行服务阶段、送客阶段等四项的客舱服务教学。

  “客舱服务流程作为严谨且重要的工作,需要学生模拟真实的客舱环境,熟练掌握各项服务技能,提升服务质量,确保旅客安全与舒适。”杭州技师学院航空与游艇学院副院长刘书博介绍说。

  飞机起落架旁,该校飞机维修专业的实训教师吴杰带着六名学生开展绕机检查的课程内容教学。在该课程教学中,学生需要熟悉航空器航线维修中绕机检查的内容,各站位检查要点以及适航放行标准等。

  据介绍,绕机检查是在飞机下方部分进行的典型工作任务。 该课程主要教授航空器航前过站短停,航后维修人员依据绕机检查工单逐项对航空器做外部绕机检查工作与工卡签署,以确保航空器在运行过程中达到适航放行条件。

  作为一名在航司工作了二十多年的“老将”,在该校教实训的吴杰谈及此次授课感受时点赞说,以往,学生接受的知识是碎片化的、不连贯的,需要他们自己把每一节课的内容拼接起来。如今有了这个飞机教具后,不仅学生能够身临其境地接触到真实的飞机,增强其实操能力,教师也能更好地将课程知识与航司知识进行整体结合来传道授业,使学生所获得的知识与行业接轨,更加全面和连贯。

  殷一顺就读于该校飞机维修专业,也是当天参加“开机”第一课的学生之一。

  “从没想过能在真正的飞机旁上课,到现在都感觉有点难以置信。”他兴奋地说,以前上课,他只能从老师投屏到墙上的内容中看到所讲知识点涉及的飞机零部件。如今学校买了飞机当教具,他跟随着老师讲课的内容,近距离观察飞机零部件,更有身临其境感,也加深了他对知识点的印象。

  同样兴奋的还有,该校航空服务专业高三的学生戚煜骋。“跟在模拟舱上课相比,在机舱内上课,真实性更强。”他说,飞机接通地面设备后,他切实感觉到了这是一架真的飞机,是在运作的。

  从模拟舱到真实机舱的授课方式转变,戚煜骋直言,这是对专业技能提升最好的培训。

  现场,看着学生们专注地投入到课程学习中,杭州技师学院党委书记邵伟军眼里满含笑意。

  “我们采购空客A320飞机主要用于教学,这在国内比较少见,适航状态下引进的飞机,这在浙江的学校也是第一家。”他自豪地说,“我们为学生提供了与真实环境完全一致的教学环境,这样学生今后到企业实习工作,经过一些基础的培训后,可以较快地得到授权,进而从事相应的工作。简言之,学生到企业上手会很快,因为在学校学的就是到企业需要用到的。”

  至于此前有网友提出的疑问:花这么多钱为学生买大型教具到底值不值?

  邵伟军介绍说,1500万元在采购合同中,包含了5年的售后质保、飞机的翻修、喷漆及附属设备等费用。“这1500万元的花销,不能光用费用高低来衡量,更要从投入与产出来衡量。”

  在他看来,这虽然贵,但是值得。这是一次性的投入,却能让学生获得长久的回报。“未来,学生走上工作岗位,每天面对的都是1亿美元以上的飞机,这些飞机每次安全起落都牵动着无数人的心。为了保障广大旅客安全高效的航空出行,也为了民航机务从业人员的可持续发展,学校将1500万元投在提升教育实效上,是对学生负责、对企业负责、对社会负责,这非常值得。”(完)

  颜景辉认为,新能源汽车补贴退出不会对新能源汽车市场产生较大影响,也并不会因此造成市场冷淡。目前我国新能源汽车购置税优惠政策还在,也依旧能吸引消费者进场,预计2023年新能源汽车市场仍将延续2022年增长态势。不过,在供应侧,车企应该提供更优秀、适销对路、更符合消费者需求的产品,这些产品将成为拉动消费的重要因素。

  澜沧拥有极好的生态:森林面积61万多公顷,森林覆盖率超过70%,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干湿季分明。

<strong>  引企入校如何帮学生铺平就业路?</strong>

  社区医院可提供输液等服务

  在蔚来汽车创始人、董事长兼CEO李斌看来,受新能源汽车补贴退出影响,2023年上半年国内新能源汽车市场将承受一定压力。“一方面因为消费的提前释放,另一方面消费信心也需要时间修复。”李斌认为,2023年新能源汽车市场将在第二季度逐步恢复。

  中国民生银行首席经济学家温彬认为,加力巩固经济增长仍是2023年货币政策的首要考虑目标,将加大对货币需求的引导,通过降准、降息等政策工具“有力”推进宽信用进程;同时,2023年经济增长仍需要财政的加力支持,提高财政赤字需要低成本发债融资的支撑,亦需要货币政策维持偏宽松态势;此外,2023年国内通胀温和可控,叠加海外货币收紧节奏将逐步放缓,内外部环境对国内货币政策的约束均较小。

吕显祖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