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发布首批“最上海”文物主题游径

来源: 半月谈
2024-06-08 01:20:28

  中新网上海6月7日电 (记者 王笈)由上海市文化和旅游局、青浦区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2024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上海主会场活动7日在青浦区博物馆举办。现场首次完整发布上海考古成果,并公布了首批“最上海”文物主题游径。

  上海博物馆副馆长陈杰围绕近年来福泉山遗址、柘林遗址、青龙镇遗址、长江口二号古船、华亭海塘(奉贤段)等考古工作情况作了重点成果发布。

  据介绍,上海的考古工作始于1935年,经过上海考古界近90年的不懈努力,发现了崧泽遗址、福泉山遗址、广富林遗址、马桥遗址、青龙镇遗址、长江口二号古船等丰富的文化遗存,确立了3个以上海地名命名的考古学文化——崧泽文化、马桥文化、广富林文化。这一系列重要考古成果把上海历史推前至距今6000年前,厘清了城市发展的历史进程。

  一处处文化遗存串联起上海古代文明发生、发展的轨迹,为中华文明探源提供了坚实有力的支撑。厚重的古文化遗址、多元的历史建筑、精美的馆藏文物,是上海独特的城市遗产,亦是上海的底蕴和魅力所在。

  上海市首批“最上海”文物主题游径也于此间发布,上 海市文化和旅游局(上海市文物局)深度挖掘上海城市历史文化资源,根据文物类型、价值特色和地理位置,将文物建筑、知名景点、非遗体验等串点成线、串珠成链,打造了主题鲜明、各具特色的10条文物主题游径。

  市民游客可以跟随这10条文物主题游径,或寻觅“上海之源”,或走进都市“原点”,或一览江河交汇百态,或漫行梧桐深处,品味“最上海”的经典建筑,感受上海的城市文脉。

  据透露,今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期间,上海市文化和旅游局还将联动上海全市各区文旅局、各相关主体,围绕“开启发现之旅、探寻城市之源”主题,策划开展80余项线上线下主题活动,组织推动近40处文物建筑免费开放,丰富市民游客的假日文旅体验。(完)

  1月24日,农历正月初三,鄂西晴空万里,气温小降,正是滑雪好时节,位于深山中的绿葱坡滑雪场,迎来了许多游客。

  5架无人机稳稳起飞,将药物均匀洒向麦苗。大年初四,河南省周口市太康县老冢镇大司村村东头麦田内,种粮大户司彭飞正对小麦开展统防统治。

  但是,皮薄汁多的水果大多存在周期短、贮存难、运输难的缺陷,加之敦煌地理位置偏僻,交通运输不便,极易形成“短腿”困境。如何让敦煌水果“走出去”,走上国际友人的餐桌,成为陈颖时常思考的问题。

  在连续四日单日票房超过10亿后,春节档总票房突破50亿元。

  在不远处的另一个滑雪场,还设置了小火车、雪地摩托等几十种娱乐项目,让所有人都能享受冰雪运动的魅力。除了山区的滑雪场,城市里的室内滑雪场也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体验。在武汉市一家刚刚开业的室内滑雪场里,每天都有数千人趁着春节假期,过来体验新年第一滑。

  卢拉和阿根廷总统费尔南德斯23日会晤后发表讲话时一致表示,双方希望强化南方共同市场(南共市)的作用,重新激活南美洲国家联盟,推进有关建立南美洲共同货币的讨论。卢拉表示,拉美国家间经贸往来应减少对美元的依赖,建立南美洲共同货币体系是十分现实且必要的。

魏雅芳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