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篇小说滇越铁路三部曲之三《如故》在昆明首发

来源: 华商网
2024-06-02 20:40:38

  中新网昆明2月26日电(李继)26日,作为滇越铁路文化研究成果的长篇小说滇越铁路三部曲之三《如故》在昆明正式首发。该书由云南人民出版社出版,作者系中国少数民族作家学会会员、中国铁路文联作家分会会员、云南省滇越铁路研究会常务副会长王福永。

  由中法两国共同建设的滇越铁路拥有百年历史,全长850余公里,连接中国昆明和越南海防港。这条铁路不仅是当时云南唯一的运输“大动脉”,也是中国西南地区的第一条铁路,见证着云南的对外开放和发展变迁。

  作者王福永是一名云南铁路人,20世纪80年代乘滇越铁路小火车求学。毕业后,他被分配到滇越铁路腊哈地站工作,从事铁路工作及研究40余年。他熟悉铁路职工的生活和铁路系统,参与、见证了米轨铁路、云南铁路改革发展的过程。

  王福永曾参与《云南省铁道志》《滇越铁路百年史》《滇越铁路史画》《建水古城小火车》《百年个碧临屏铁路》等图书的撰写编辑工作。新书《如故》以探究的视角触及云南米轨铁路保护与开发利用进程的多个历史节点,触达读者的内心世界。

  “一见如初,再见如故”。王福永介绍,小说《如故》在事件真实的基础上,以云南米轨铁路保护与开发利用为主线,生动诠释滇越铁路历史文化的时代价值和精神特质;以发生在这条百年铁路沿线的故事为辅线,多线并进,全景式再现云南米轨铁路保护与开发利用的生动实践;以不同层面的人物构建叙事场景,展示国家相关部门、铁路和沿线地方政府高度重视保护历史文化遗产,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探索尝试。

  王福永表示 ,小说在写作上将编年体与非虚构结合,对滇越铁路的历史定位、时代价值、申遗可能等作了比较清晰的梳理,突出云南米轨铁路保护与开发利用的重要成果,例如米轨铁路碧色寨火车站的保护与开发、建水古城小火车、石屏旅游观光火车开行的缘由等。

  “希望滇越铁路三部曲对于今天我们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铁路服务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具有借鉴意义,成为传承滇越铁路的一种文化力量。”王福永说。(完)

  回顾2022年中国的外交表现,马奥尼认为,尽管面临众多挑衅,中国仍“成功地克制住了自己”,尽量“避免被拉扯”。

  《基本医疗保险跨省异地就医直接结算经办规程》2023年1月1日起实施,明确参保人员完成异地就医备案后,在备案地开通的所有跨省联网定点医疗机构均可享受住院费用跨省直接结算服务。

  改造前,地安门商场共计五层,为恢复北中轴线风貌,西城区对其进行了“削层”改造。如今,商场在地安门外大街的沿街立面降低至地上两层,并突出传统建筑元素。而在临着前海的一面,商场还是地上四层,且搭建有观景露台,这样百货大楼的夜景和湖景相得益彰。

  2022年,江泽民同志离开了我们。我们深切缅怀他的丰功伟绩和崇高风范,珍惜他留下的宝贵精神财富。我们要继承他的遗志,把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推向前进。

  京雄高速(北京段)全长27公里,线路整体呈南北走向,北起北京市西南五环、向西跨越永定河、地铁房山线、京深路后向南转向,跨越六环路后继续向南延伸到达市界,与京雄高速河北段相接。全线采用双向八车道高速公路标准进行建设,设置特大桥1座,高架桥4段,互通式立交5座,匝道收费站3处,主线收费站、进京检查站、管理中心、养护工区、停车区各1处。项目总投资约122.12亿元。

  <strong>第二,继续推进党的理论创新,不断提高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strong>没有马克思主义,就没有中国共产党。拥有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指导是党的鲜明品格和独特优势,是党坚定信仰信念、把握历史主动的根本所在。毛泽东同志说,“马克思主义必须和我国的具体特点相结合并通过一定的民族形式才能实现”,“要学会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应用于中国的具体的环境”,“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具体化,使之在其每一表现中带着必须有的中国的特性”。在百年奋斗中,党在每一个历史时期都创造了与时代相适应的科学理论,指引党和人民事业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确保党始终走在时代前列、始终立于不败之地。实践没有止境,理论创新也没有止境。不断谱写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篇章,是当代中国共产党人的庄严历史责任。全党要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要立足基本国情,顺应新时代新征程形势任务发展变化的新要求,紧贴亿万人民创造性实践,聚焦实践遇到的新问题、改革发展稳定存在的深层次问题、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国际变局中的重大问题、党的建设面临的突出问题,不断回答中国之问、世界之问、人民之问、时代之问。要坚定历史自信、文化自信,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把马克思主义思想精髓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华贯通起来、同人民群众日用而不觉的共同价值观念融通起来,充分吸收其中蕴含的治国理政的思想智慧、格物究理的思想方法、修身处世的道德理念,不断赋予科学理论鲜明的中国特色,不断夯实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历史基础和群众基础,让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牢牢扎根。当然,讲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并不排斥吸收人类文明创造的有益成果,不仅不排斥,而且要积极学习借鉴,用人类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武装自己。要增强政治自觉、思想自觉、行动自觉,学懂弄通做实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持好、运用好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把这一思想贯彻落实到党和国家工作各方面全过程。

王思达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