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见福建:客家人的多彩端午民俗

来源: 砍柴网
2024-06-09 04:02:08

  中新网福建永定6月7日电 (黄秋萍 陈景彬 李长流)端午节,一个美好的传统节日,承载了人们对生活的热爱、思念、憧憬……在福建永定,端午节是客家人一年一度的“粽子节”、“五月节”,是客家人一年中的“五、八、腊”三大节日之一。

  当地端午节除了包粽子、赛龙舟、打糍粑等传统习俗外,还会有在自家的门上悬挂艾叶菖蒲,给小孩子点朱砂和戴香包等端午习俗。

  “五月五,过端午,门插艾,香满堂,吃粽子,撒白糖,赛龙舟,喜洋洋。”这几天,在福建土楼永定洪坑土楼景区福裕楼大院,当地村民们聚在一起编五彩绳、穿针引线缝制“香包”,她们将端午祝福一针一线地缝到香包里,希望能给孩子们带来平安和幸福。

  “我们这边有这种说法,‘戴个香草包,不怕五虫害’的说法,这香草包用五彩绳编成绳索,用碎布缝成香包,香包里装有艾叶、丁香、陈皮等十几种中草药。”永定区湖坑镇洪坑村村民曾玉琴说,这个时候戴这个香包,不仅能安神驱蚊,更主要的是传达美好寓意、预祝幸福平安,希望孩子们戴着这个香包能平安、幸福。

  佩戴香包是端午节的传统习俗之一,特别是小孩佩戴香包有避邪驱瘟、祈求健康平安的美好寓意。竹篮中,刚刚完成的香包小巧精致、色彩丰富,有三角形、小荷包形状,小巧可爱,拿在手上,便能闻到一股淡淡的药香。

  “奶奶说,戴着这个香包就不怕蚊虫叮咬了,又好看又好闻,我可喜欢这个香包啦。”土楼娃林语姗小朋友高兴说道。

  端午节也是客家人的“卫生节”。当地村民告诉记者,每年端午,家家都会在端午当天日出之前,洒扫庭院,在门上悬挂艾叶、葛藤、菖蒲等习俗,同时将悬挂数日的菖蒲、艾叶熬水,然后全家男女老少用这药水洗浴。此俗至今尚存,据说可治皮肤病、去邪气。

  “挂艾叶、葛藤,主要是祈求我们家里平平安安、顺顺利利,小孩用艾叶葛藤水洗澡 ,能够起到祛寒湿,避蚊虫、驱毒避邪的作用。”永定洪坑土楼景区福裕楼第五代楼主林勤信说。

  当地还沿袭着包粽子的传统手艺,喜欢自己动手包粽子。买几斤上好的糯米,挑几片整齐的粽叶,选一些红枣花生或是红豆瘦肉,一家人团聚在一起,包粽子、品粽子,粽子喷香,甜蜜幸福。

  “每到端午节,我都会回家和家人团聚,一家人开开心心过端午节,这种感觉真的是太好了。”洪坑村村民庄月丽说。(完)

  胡乐镇古镇的村民素有舞三灯庆佳节的习俗。胡乐镇古镇的“鱼灯”“河灯”“龙灯”表演历史悠久,每逢新春佳节,农民们就自发组织起来,劲舞庆丰年,在乡村巡回表演,期盼来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青石板的老街上,木桌长凳整齐摆放,村民们一边拉着家常一边制作春节特色美食。

  <a target='_blank' href='/' >中新网</a>南宁1月13日电(记者 黄艳梅 杨志雄)“作为一所以国际化为办学特色的语言类高校,我们积极构建‘小语种’特色发展新格局,已与泰国两所大学共建国际学院,拓展了广西与东盟国家高校之间的深度合作。”广西政协委员、广西外国语学院董事长韦茜说。

  埃及《金字塔报》近日刊文称,中国的“一带一路”倡议已在非洲落地生根,相关国家通过深度对接当地发展战略,近些年打造的一大批民生项目正让本国民众越来越多地受益。

  <a target='_blank' href='/' >中新网</a>1月13日电 据中国大学生体育协会消息,当地时间1月12日,第31届世界大学生冬季运动会在美国普莱西德湖奥林匹克中心开幕。中国大学生体育代表团派出25名运动员参加3个大项11个小项的比赛。

  <strong>海峡两岸和平小天使互访交流30周年——童心相交 两岸“小天使”架金桥</strong>

  “以全局来谋划我们的一域,以我们的一域来服务全局。”天津市人大代表、滨海高新区党委书记、管委会主任夏青林表示,在推进全市高质量发展进程中,滨海五大开发区被寄予厚望。高新区作为产业开发区,特点是产业强、创新强。未来将重点围绕着打造自主创新示范区的升级版,集聚创新资源、创新主体,优化创新生态,建设起制造业高地,为天津建设高质量发展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大都市贡献力量。(完)

刘育紫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