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传播学科专业如何建设?业界专家学者聚焦“人才培养”

来源: 盖饭娱乐
2024-06-14 13:21:08

  中新网重庆1月5日电 (记者 钟旖)高校如何加强国际传播学科专业建设?建设过程中,什么是关键?5日,由四川外国语大学新闻传播学院主办的国际传播学科专业建设研讨会在重庆召开,来自全国新闻传播领域的专家学者展开研讨,“人才培养”成为热议焦点。

  “不论是学科还是专业,还是人才培养体系,其实都源于‘实践’。人才培养出来后,还要到‘实践’中去接受检验。”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所长胡正荣强调“实践”的重要性。他在线上表示,“实践”既是原点,又是终点,以一个闭环形式,不断地为学科和专业建设、人才培养等提供滋养。

  胡正荣提出,业界应面向实践,通过融合,更新与优化国际传播类专业与人才培养体系;面向实践,通过交叉,建构中国自主的国际传播学科体系;通过实践 ,检验国际传播学科、专业建设与人才培养。

  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陈昌凤认为,理论与实践结合,首先要有“真理论”,只有“真理论”才能指导实践,业界应从理论的源头进行深耕。此外,“实事求是”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重要指导原则;应重视新技术带来的知识范式变革,以此催动国际传播范式的变革。

  “不管办什么专业,首先要以师资队伍建设作为学科和专业建设的根本。”重庆大学新闻学院教授董天策提到,要实现一个专业的高质量发展,必须以学科建设支撑专业建设;同时,要以教学改革来培养专业人才。董天策称,人才培养是一个生态体系。在国际传播领域,学科交叉属性非常突出,要培养复合型、交叉型、创新型、专家型的人才,或可从本科、硕士、博士等多阶段探索实现。

  “谈到国际传播学科专业建设,我们都认识到,人才培养是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云南大学新闻学院院长廖圣清在谈及培养途径时说,伴随着新媒介技术的发展,国际传播的重要性进一步凸显,一要强化学生服务国家战略的意识,二要增进理论和实践的互动。说到“真理论”,廖圣清认为,既要加强科学的研究,也要守正创新,加强大众传播的研究,并推进人际传播和组织传播等相关形态的研究。

  当天,“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指导会”同步召开,由四川外国语大学新闻传播学院院长、教授刘国强领衔申报的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人类文明新形态话语体系构建与全球传播研究》正式开题。(完)

  烟草行业一直是云南省重要支柱产业。少数党政领导干部和企业管理人员,将“云南烟草”作为谋取私利、享乐奢靡的工具和政治攀附、利益输送的媒介。如云南省烟草专卖局(公司)原党组书记、局长、总经理余云东,无偿调取6.44万条高档香烟供个人享用及谋取私利;云南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原党组成员、副总经理李天飞,先后7次违规将用于试制、品吸、宣传促销等用途的卷烟出售,获利226.39万元。

  对此,有网络安全从业者对贝壳财经记者表示,国内目前的“ChatGPT服务提供方”只有两种模式:一种是取得ChatGPT官方接口,再提供给国内用户的“二倒手”,另一种则是完全的“山寨”,使用的AI对话模型质量不及ChatGPT,自然无法给出高质量的回答。

  五年来,成都平均每年为5.46万名残疾人发放“低保”,为16.5万名残疾人发放“两项补贴”,资助1.9万名重度残疾人购买养老保险,资助14.2万人次残疾人购买医疗保险,向9600余名残疾学生和贫困残疾人家庭学生子女发放自强助学金;平均每年扶持6.06万名残疾人居家灵活就业,帮助3.64万名残疾人增产增收,为3200余名残疾人提供职业技能培训,全市就业年龄段残疾人就业率达70.04%。

  此外,在庭审过程中,华泰证券提供了募集账户流水、对估值和定期报告的复核系统截屏,投资监督的系统截屏,以及多达38封提示管理人违规投资行为的邮件。用以证明履行了托管人相应义务,不存在违约情形。法院对此进行了认可。

  国家治理现代化理论建构体现了正当性、科学性、实践指导性的有机统一,推动了对“国家治理”的有效建构,即在民主法治范畴内,通过有序政治协商,将坚持党的领导、政府理性干预、市场竞争机制与社会广泛参与等要素有机融合起来。同时,其秉持的“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和平发展”理念,凸显了对“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等全人类共同价值的创造性遵循。这一治理逻辑有效避免了西方治理理论的缺陷,为推动全球治理体系变革提供了全新选择。

启明里由海外华侨集资兴建而成,

白静芳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