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邮轮制造跻身全球顶级俱乐部,投资带动比达14倍

来源: 旅游网
2024-05-27 00:12:17

中国邮轮制造刚刚起步,“未来的路还很长”,接下来还将推动进一步的规模化生产,并实现更大程度的国产化及自主研发。

“我们的进度很快,下坞至今才1个多月,已经完成了18个总段,超过了工程总进度的22%。”

建造中的2号邮轮

他表示,按照目前的进度,2号邮轮将于明年春节前后实现全船的整船贯通,类似于建筑业里的“封顶”,在2025年五一前后实现第一次起浮,2026年3月底出坞也即下水,当年年底前通过试航完成交付。

邮轮制造跻身全球顶级俱乐部

上海造船厂是中国船舶业的发源地,也是中国造船业发展的缩影。随着全球产业竞争格局的调整,中国的船舶制造业已经占据全球第一的市场地位。

我国工业和信息化部近日发布的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我国造船完工量、新接订单量和手持订单量三大指标保持同步增长,国际市场份额稳固。具体来说,我国造船完工量、新接订单量和手持订单量以载重吨计分别占全球总量的53.8%、69.6%和56.7%。出口船舶占全国造船完工量、新接订单量、手持订单量的比重为90.0%、86.9%和91.9%。我国船舶出口金额达99.2亿美元。

建造中的2号邮轮

在这种背景下,周琦提出,从船型而言,继首艘国产邮轮交付使用,中国造船业便摘取了“三大明珠”的最后一颗,也跻身邮轮制造的全球顶级俱乐部,“欧洲建造邮轮已有百年以上的历史,目前有能力建造大型邮轮的国家总共四个,全球第一的是与我国展开了1号邮轮合作的意大利,其次是德国和法国”。

中国造船业的“三大明珠”指航空母舰、大型邮轮和大型LNG船。这三类船舶因设计建造难度极高,被并称为造船工业“皇冠上的三颗明珠”,也是尖端科技的典型代表。

周琦表示,实现大型邮轮制造从零到一的突破,需要打通从设计到供应链再到建造的全流程,“里面有多达250万个零件,100多个船舶动力系统,以及与乘客相关的餐饮、公共服务区域和娱乐系统等多种子系统集成,验证了中国邮轮供应链初步形成,也是国际合作的最终结果”。

他认为,虽然中国的邮轮制造进入了全球顶级俱乐部,但仍然是刚刚起步,“未来的路还很长”。接下来还将推动进一步的规模化生产,并实现更大程度的国产化及自主研发,“让越来越多中国制造的货船和客船,航行于全世界的各个港口之间”。

投资带动比高达1:14

大型邮轮制造的突破,对应着技术和流程的进步,也意味着更高的附加值。

周琦表示,目前外高桥造船厂的订单已经排到了2028年,“有些部分已经排到2029年了”。与此同时,单个船坞建造船舶的附加值不断提高,“造船业里有一个很重要的指标,叫做修载比(修正总吨/载重吨,用于比较不同单位下高附加值船型比例),这一比重相比三年前已经提高了一倍”。

在周琦看来,中国造船不是仅仅把船壳子拼在一起,而是从设计到供应链管理、制造乃至运营服务全流程的高质量发展,可以极大带动我国交通运输服务业的整体发展。以大型邮轮为例,“邮轮的带动性很强,不仅产业链长,还可以带动中国文旅产业的发展——投资带动比高达1:14,相当于每投入1块钱,可以拉动14块钱的投资和消费”。

首艘国产大型邮轮“爱达·魔都号”自今年1月正式商业首航以来,5个月左右的时间,已成功运营30多个航次,“整个运营过程中,几乎没有一天停过,基本上回到上海的港口后,当天就又接上新的客人出发了”。

2023年5月26日,上海母港国际邮轮航线重启。根据官方数据,复航至今,上海边检总站已累计查验国际邮轮超220艘次,查验出入境 人员约70万人次。今年以来,出入境邮轮数量已超130艘次,较去年同期增长近60%

国家发展改革委产业发展司负责人霍福鹏在5月22日举行的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上表示,去年9月国际邮轮复航后,全年中外旅客运输量达10.7万余人次;今年仅一季度就已超19万人次,呈现快速恢复和增长态势。据预测,今明两年我国邮轮旅游市场将全面恢复,进入产业发展新阶段。

  从电脑装配、投影白板到液晶一体机,他感叹:“科技的进步让我们能了解北京、上海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模式,我们边远山区的教育资源与发达地区开始同步贯通。”

  扮演“内鬼”、为黑恶势力通风报信是最常见的一种。例如上述绵阳的案件,在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期间,绵阳市公安局刑侦支队原政委王万涛主动向杨某某透露案件侦查情况,并为其“献计”,教其如何应对公安机关侦查。

  “家政行业招聘的岗位开始多样、细化。比如,助浴师。”人力资源师龚琳注意到,“懒人经济”孕育了五花八门的职业,也为追求个性化的求职者提供更多选择。

  青海省海东市互助县工信局副局长贾玉盛表示,该行动计划以绿色产业园为平台,着力培育契合市场需求的青稞多元产品和酒旅融合新业态,推动青稞产业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据《证券日报》记者统计,2015年险资举牌上市公司共有36次,达到历史峰值;2016年至2019年,险资举牌上市公司分别为11次、10次、10次、9次;2020年,险资举牌热情回升,举牌23次;2021年和2022年,险资举牌明显降温,分别为1次、4次(其中2次为被动举牌)。

  为推动成果推广与人才对接,本赛道在决赛结束次日还将举办数字智造(福建)发展论坛暨2023数字中国创新大赛数字智造赛道颁奖仪式。

杨宗翰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