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观察)中欧新能源经贸摩擦 中方释放三信号

来源: 猫眼娱乐
2024-06-04 16:22:57

  中新社北京6月3日电 (记者 李晓喻)针对中欧电动汽车领域经贸摩擦,中国商务部官员近期密集发声,释放三重信号。

  信号一:搞保护主义,不是中欧正确相处之道。

  中国商务部部长王文涛在西班牙巴塞罗那调研奇瑞埃布罗合资工厂时称,中欧之间既有竞争,更有合作,在良性竞争中扩大合作、实现共赢,这才是正确的相处之道。

  从指责中国新能源汽车“产能过剩”“不正当竞争”,到不顾多家欧盟企业和其他产业明确反对,对自中国进口电动汽车主动发起反补贴调查,再到直接突袭检查在欧中资企业办公场所,并扣留企业运营设备,欧盟近期一系列举动保护主义色彩相当明显。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总经济师陈文玲接受中新社记者采访时表示,中国新能源汽车近年来在欧盟一度“一车难求”,一些欧盟国家传统汽车产业受到影响。欧盟此举意在阻止中国新能源产品大量进入并占领当地市场,为自身产业发展转型争取时间。但实际上,绊倒对手并不能让自己实力更强。

  信号二:处理经贸摩擦,应当对话而非对抗。

  中国商务部副部长兼国际贸易谈判副代表凌激在希腊雅典主持召开希腊中资企业座谈会时称,中方愿与欧方通过对话协商妥善处理经贸摩擦,照顾双方合理关切,为双方企业开展贸易投资合作提供开放、公平、可预期的健康市场环境。

  中国商务部新闻发言人何亚东此前也称,希望欧方切实考虑各界关切,与中方通过对话协商妥善 处理经贸摩擦。

  不少欧盟成员也认为贸易战绝非选项。法国经济、财政及工业和数字主权部部长勒梅尔宣称,要避免任何形式的贸易战,因为贸易战“不符合美国的利益、不符合中国的利益、不符合欧洲的利益,也不符合世界上任何国家的利益”。德国财政部部长林德纳也认为,贸易争端只有输家,不可能有赢家。

  欧盟现为中国第二大贸易伙伴。中国社科院欧洲研究所所长冯仲平认为,中欧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已深度相嵌交融,双方有经贸摩擦不可怕,关键是要重视彼此关切,积极通过谈判加以解决。

  信号三:若贸易摩擦升级,中国有充分应对准备。

  中国商务部曾称,将密切关注欧盟对华电动汽车反补贴调查进展。

  风云四号A星

  2月7日,水滴公司表示,已经在内部测试类ChatGPT应用,主要用于保险营销和服务领域。2月8日,多位险企人士表示,保险业此前已经尝试将人工智能应用于营销、理赔等环节,但智能程度不及ChatGPT,ChatGPT在保险业的应用前景十分广阔。

  在开放、包容、自在的环境中,2013年,鲍比结识了妻子李小幸。“老婆是陕西西安人,也在柯桥做纺织外贸生意。”在客商接待室内,他指着远处一幢大楼笑着告诉记者,“我老婆在那里上班,距离产生美”。

  而对于詹姆斯-韦伯太空望远镜的描述,NASA在2022年9月1日的一篇文章中写道,“天文学家首次使用詹姆斯-韦伯太空望远镜,直接拍摄(take a direct image)了太阳系外的一颗行星的照片。”

  同样是博士毕业后进入沈飞工作的流程管理室副主任张敏,当被问起选择沈飞的原因时,她脱口而出:“冲着英雄罗阳来的!”张敏说,在新闻中看到罗阳烈士在工作岗位上殉职的消息,自己深受震撼。“他用生命肩负起‘大国重器,以命铸之’的责任担当,他的精神和事迹感染着很多年轻人。”

  突出企业主导作用、加大资源要素支持、发挥支柱产业优势,各地牢牢把握创新这个第一动力,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充分激发全社会创造活力。

郑惠豪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