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着总书记看中国|大河之洲:绘就生态新画卷

来源: 重庆华龙网
2024-06-23 05:41:59

  空中俯瞰,九曲黄河绵延万里,从山东东营入海,泥沙在此积淀成洲,造就了神奇壮美的黄河三角洲,在这块15.3万公顷的土地上,湿地如画,飞鸟翔集。

  2021年10月2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视察黄河入海口时指出,“要把保护黄河口湿地作为一项崇高事业,让生态文明理念在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新征程上发扬光大,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增光增色。”

  “总书记嘱托我们,这片大湿地很难得,一定要保护好。” 山东黄河三角洲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高级工程师、生态监测中心副主任赵亚杰说,“鸟类作为湿地生态系统中的关键物种,是检验保护区生态环境的‘晴雨表’。如今,保护区的鸟类已由建区之初的187种,增加到373种,是全球鸟类重要的中转站、越冬地和繁殖地,被国内外专家誉为‘鸟类的国际机场’。”

  这里是数百万只鸟类栖息的乐园,也是一代代保护区人奋力守护的家园。根据监测,东方白鹳、黑嘴鸥等关键物种的繁殖数量近两年呈稳定增加趋势,保护区内越来越多的候鸟变成了“留鸟”。

  与鸟类种群和繁殖数量不断增加相伴的,是黄河三角洲湿地系统的持续恢复和栖息条件的不断改善。

  走进山东黄河三角洲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委会规划建设科科长王立东的办公室,桌上厚厚一摞项目规划书特别引人注目,它们记录了生态保护者的奋斗足迹。

  “通过探索 建立‘黄河口湿地修复模式’,保护区近两年新增淡水沼泽湿地7.4万亩,总面积超过30万亩,生态环境明显改善,野生动物、植物分别达到1630种和411种。”王立东如数家珍。

  作为黄河入海口城市,东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坚持生态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努力把黄河三角洲打造成大江大河三角洲生态保护治理的重要标杆。

  “ChatGPT堪称人工智能里程碑式代表,证明了以海量大数据和超大参数为基础的大模型方案在发展通用型人工智能方案上是可行的,而之前工业、学术界对这个路径一直比较质疑。”云从科技战略技术总监温浩向记者表示,“ChatGPT可以说是融合学术界成果和工业界经验的集大成者,实现了指令学习的效果,通过不断强化反馈,形成有逻辑性的回复,并且能够摒弃有害信息,比较高质量提炼出有用信息。”

  远方的客人走进大山,乡亲们端稳了旅游饭碗。脱贫户俄莫冷珠过去推着板车走十几里山路,到景区附近摆摊卖水果。去年初母亲病重,俄莫冷珠作为唯一的儿子得陪护在床前,很难出摊了,收入减了一截,而医药费花销不少。村干部了解情况后,将俄莫冷珠确定为返贫风险重点监测人员,优先把村保洁员公益性岗位安排给他,每月报酬800元。

  1996年4月至1996年8月任中国农业科学院人事局干部处副主任科员;

 <strong> 二、PPI继续下降</strong>

  木材安全是关系生态文明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大战略问题。我国是全球第一大木材进口国、第二大木材消耗国,木材年均缺口达1亿立方米以上,对外依存度超过50%,进口原木超过全球贸易量的1/3,木材安全形势不容乐观。

  广东省食品安全保障促进会副会长朱丹蓬告诉第一财经记者,由于疫情导致消费场景受阻,2022年饮料行业并不景气,元气森林等赤藓糖醇消费大户销售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放缓,也影响了对赤藓糖醇的需求。与此同时,赤藓糖醇生产门槛不高,导致相关企业的“护城河”不深,因此盲目的市场竞争又让供需矛盾进一步加剧。

谢大海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