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钢19年打造百亿医药商业化平台 百洋医药降速推8.8亿关联收购扩张

来源: 参考消息
2024-06-24 09:32:40

瑞信:维持中升控股跑赢大市评级 目标价55.5港元肉棒艹逼,

在这背后,百洋医药营收增速承压。2023年,百洋医药的营业收入和净利润分别达到75.64亿元、6.56亿元。但公司的营收明显减速,上市当年即2021年营收增速为19.94%,2023年仅为0.72%,2024年一季度为-1.5%。

为延伸制药产业链,打开业绩想象空间,百洋医药推出8.8亿元的关联收购,拟通过系列收购,控制百洋制药超60%的股权。

百洋医药和百洋制药同为付钢实际控制,而本次交易存在高溢价,被指为付钢“左手倒右手”之举,遭到市场和监管质疑。6月14日晚间,百洋医药回复深交所关注函,补充说明了溢价收购的合理性。

如今,百洋医药似乎正面临营收增长瓶颈,付钢能否如愿破局?

医药代表创立百亿市值公司

公开信息显示,付钢出生于1970年5月,毕业于北京医科大学临床医学系,1993年被分配到北京铁路总医院。一年后他选择辞掉体制内工作,投身丽珠集团。

付钢在后来回忆说,“当做了营销工作后才发现,这个工作才真的适合我。”彼时,中国的第一批医药代表刚刚出现,付钢就投身这一新兴行业中。

在丽珠集团,付钢历任青岛办事处经理,营销公司副总经理、总经理,集团公司医学市场总监、营销副总裁。在丽珠集团,付钢一呆就是11年,在这11年中,他完成了从懂市场、懂企业战略到懂管理的三级成长。

2005年,付钢觉得创业的时机和经验已经成熟,迫不及待地着手创办了百洋医药。离开丽珠集团时,付钢还带走了彼时丽珠集团营销公司的总经理助理陈海深、策划部经理朱晓卫、营销公司副总宋青等一众营销骨干。

付钢先从药品代理切入,2004年,丽珠集团由于种种原因不再代理迪巧系列,刚创立百洋医药的付钢,觉得迪巧系列是一个机会,于是在公司创立之初,就开始代理迪巧系列产品并获得迪巧的永久代理权,迪巧系列也成为百洋医药营收的主力军产品,曾卖出12亿元的销售额。自此,付钢完成了从医药代表到企业创始人的转变,随后开启了大健康产业布局。

2021年,付钢推动百洋医药成功上市,当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70.52亿元,归母净利润4.23亿元。付钢的身家也随着公司的上市水涨船高,他以50亿元财富登上胡润百富榜。

截至2024年6月21日,百洋医药的市值为136.1亿元,相比2021年高点缩水明显。

关联交易延伸制药产业链

百洋医药主要为客户提供医药产品的品牌运营、批发配送及零售。不过,由于医药流通企业并没有较高的市场壁垒,付钢也不满足于百洋医药仅仅是一个医药流通平台,他早就开始布局制药领域。

根据报告,百洋集团旗下的百洋制药是一家从事中药现代化和缓控释制剂研发生产的医药制造企业,主要产品包括肝病领域独家中成药品种扶正化瘀,以缓控释制剂技术为核心的二甲双胍、硝苯地平、塞来昔布等产品。

2024年5月20日,百洋医药发布公告称,拟通过向控股股东百洋集团收购百洋制药、百洋投资、百洋伊仁和百洋康合的股权,进而持有百洋制药共60.199%的股权,成为其控股股东。本次交易价格为8.8亿元,其中百洋制药、百洋投资、百洋伊仁和百洋康合的评估增值率分别达249.68%、308.02%、487.95%和1708.03%。

对于此次交易,市场人士认为是百洋集团内部“左手倒右手”。对于大幅溢价,深交所也曾下发关注函。

值得一提的是,在交易公告中,百洋制药预计2024年至2026年营业收入分别为9.28亿元、11.59亿元、13.58亿元,净利润分别为1.48亿元、1.77亿元、2.22亿元。同时,百洋医药与百洋集团进行业绩对赌,百洋集团承诺,百洋制药2024年至2026年实现的经审计的扣非净利润不低于1.44亿元、1.72亿元和2.15亿元,三年合计约5.31亿元。

长江商报记者注意到,此次交易除了延伸百洋医药的产业链之外,付钢或也是感受到了百洋医药营收的压力。在集采和医疗反腐双重压力下,百洋医药或将面临不小的挑战。

二级市场上,今年以来,百洋医药股价波动较大,6月12日至6月20日,公司股价连续7个交易日下跌后,6月21日微涨0.47%,目前股价为25.89元/股,处于低点。

上市公司营收增速承压之下,付钢计划置入优质资产百洋制药。不过,这一交易能否顺利进行,百洋制药能否完成业绩对赌,都存在不确定性,百洋医药的发展面临挑战。

●长江商报记者 潘瑞冬

责编:ZB

发布于: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