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干流宁夏段水质连续7年保持为优

来源: 学习网
2024-06-04 03:50:21

  中新网银川6月3日电 (记者 杨迪)记者3日从宁夏政府新闻办召开的“2023年全区生态环境质量状况及2024年六五环境日主题宣传活动”上获悉,自2017年以来,黄河干流宁夏段连续7年保持“Ⅱ类进Ⅱ类出”,水质状况持续保持为优。

  数据显示,2023年黄河干流宁夏段水质总体为优,在宁夏境内397公里流程内,6个国家考核监测断面水质均为Ⅱ类,所占比例为100%。宁夏沿黄重要湖泊(水库)水质总体良好,监测的6个湖库中沙湖为Ⅳ类水质,其余均达到或优于Ⅲ类,所占比例为83.3%。主要排水沟入黄口断面水质全部达到或优于Ⅳ类,有效监测评价的35个断面中,Ⅱ-Ⅲ类水质断面占68.5%(24个),Ⅳ类水质断面占28.6%(10个),劣Ⅴ类水质断面占2.9%(1个)。国家考核的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剔除地质本底因素后,水质达到或优于Ⅲ类的比例为100%。

  今年以来,宁夏生态环境部门有序推进22条重点排水沟综合整治,累计完成黄河流域宁夏段入河排污口溯源整治1195个,划定银川都市圈城乡东线供水工程和鸭子荡水库2个新增饮用水水源保护区。

  下一步,宁夏将建立生态流量管理河湖名录,推进生态流量管理,持续开展饮用水水源保护,强化工业水污染防控,梯次推进农村生活污 水治理,深入推进重点河湖和排水沟综合治理,提升水生态系统完整性和稳定性。(完)

  早在2021年,时任科技部基础研究司司长叶玉江就透露,科技部将制定《基础研究十年行动方案(2021—2030)》,对未来十年国内基础研究的发展作出系统部署和安排,其中包括:进一步加大对冷门学科、基础学科和交叉学科的长期稳定支持,并决定在前沿领域布局建设一批基础学科研究中心。据了解,基础学科研究中心的具体建设方案原定今年4月左右公布。

  这种“雇佣军模式”带来的直接副作用是:项目选择方向的失衡和错位。站在科研单位角度,其对主要领域的发展方向和路线选择缺乏决定权,自身也没有足够资源布局。“有时单位想上的项目没有被批准,不太想上的反而被批准了,感觉项目能否被批准有相当大的随机性,所以干脆就把所有想做的、不想做的,着急的、不着急的项目都一口气报上去,看哪个能中。这就是为什么基础研究多年来的经费使用效益低下,因为选题并不是最好的,只能出小成果,出不了真正有价值的成果。”前述基础研究所所长说。

  公开信息显示,日本、德国、法国等在苏州投资比例都很高,“以前是货物出口,现在生产能力都面临转移”。国内一些民营企业也只能跟着走,“因为你订单拿不到,可能只有到越南才能去做”。

  北京联合大学台湾研究院副院长 李振广:这些消息传出来实际上是代表了这些国家对于台海局势有着深深的担忧,它们要提前制定预案。从2016年民进党当局上台执政,特别是2020年再次连任之后,加大了与美国勾连的力度,而且美国也强打“台湾牌”,这样就导致了台海局势连续的动荡不安。这种情况实际上很危险,我相信台湾老百姓感受到了,周边其他国家和地区的政府和民众也感受到了。

  但很快,增城警方辟谣了关于“梅姨”在柳州被抓的消息,并称正在核实其他线索。一名警官告诉中国新闻周刊,截至目前,关于“梅姨”的证据仅为口供,并没有其他直接的实质性证据,与此同时,警方从未放弃对“梅姨”的追踪调查。

  也就是说,改革几年后,越来越多的申请人选择做“需求导向”型项目。2019年初,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主任李静海接受中科院主管的《国家科学评论》期刊专访时曾表示,他推测,几年后,需求导向的申请数量和资助金额可能会适当提高,“这个估计一方面来自经验,另一方面也因为基金委会加强对需求导向研究的关注⋯⋯如果现在不能通过改革使资助系统适应新的形势,我们将会失去机遇。”李静海强调。

赖怡云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